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想的三个“支撑点”(2)

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思想的三个“支撑点”(2)

摘要:现实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处,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作为实践反映和行动指南的理论,始终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认识长河,也是充满创新活力和创新智慧的思维过程。现实是在理论和实践交互运动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也是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理论和实践交互运动的。

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现实思维

现实是过去和未来的交汇处,也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作为实践反映和行动指南的理论,始终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认识长河,也是充满创新活力和创新智慧的思维过程。现实是在理论和实践交互运动中实现创新发展的,也是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理论和实践交互运动的。

聚焦宏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出发,突出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我们把握认识、适应、引领发展新常态的大逻辑,以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路径、发展方式、发展政策、发展机制、发展体制、发展制度创新的新常态,应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的发展新常态。

聚焦中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既要充分利用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后发优势,更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的先发优势,把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放在关系我国发展全局战略地位,着力“创新、创新、再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聚焦微观现实,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企业这个关键主体和市场这个根本机制,强调“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在于创新。”主张正确处理政府、市场和企业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企业营造既有创新压力又有创新动力,既有创新条件又有创新环境的经济生态。

中国和世界同理的空间思维

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现实空间中向前推进的。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中的世界各国都在竞争中发展,也在发展中竞争。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包括产品竞争、市场竞争、价格竞争、知识产权竞争等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谁能在创新上下先手棋,谁就能掌握主动。如果说明代之后的近代中国同世界科技发展潮流渐行渐远,屡次错失富民强国的历史机遇,原因在于因循守旧,根源在于僵化不变,那么近代西方世界兴起则与创新密切相关。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就认为,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一百年,西方世界通过两次工业革命,跨越“马尔萨斯陷阱”,实现普罗米修斯式增长,既得益于科技创新,更得益于制度创新。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主要大国纷纷制订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国家战略,力争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科技实力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要抓住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历史交汇的机遇,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规划,在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