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猴年,“孙悟空”又再次成为话题。我们反思“孙悟空”之所以能最终脱胎换骨,成为“斗战胜佛”,正和一次又一次的学习提高有关。他从一无所有的石猴,到学习“七十二变”、“跟斗云”等无敌功夫,成为“齐天大圣”;之后因不再学习、穷兵黩武,被压五指山;然后因机缘再次追随唐三藏,连我家一岁多的宝宝都会唱“五行大山压不住我”,都是因为“猴哥”的继续学习、控制住了心性,最终成就了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利弊相随,“互联网+”和大数据除了带给我们时代和科技的进步之外,也带来一定的弊端,当前电脑手机占据了一方天下之后,我们不可否认,当今我们读书写字少了(这里我指的是传统的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如今的阅读多少带些功利性和速成性,很多字经常不写手生了,写错字、别字甚至压根不会写某些字的情况时有发生。笔者还时常在大街上看到“一斤15元(或20元)”的卖盗版书促销信息。如此种种,导致笔者对该如何读书、读何种书、如何保持写字能力等诸多问题的忧虑油然而生。
要想在工作中技艺日臻成熟、进而开拓新局面、涌现新办法,就需要不断读书、学习不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无一不揭示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见物知性,我们说,“孙悟空”尚能如此,公务人员(即执行公务的人员,包括公务员、事业人员和部分临时从事公务工作的人员)更应该学习“猴哥”的这种学习精神,在工作中严以修身,不断提高修为。因此,我们每个人在工作中应具备以下四种读书精神。
应乐于读书。也即愿意读书。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笔者以为干任何事情首要在于态度,学习更是如此,有了学习的内动力才谈得上学有所获。如果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读书确是一件惬意之事。有的人“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也不错,只要肯去借、去读。书的种类名目繁多,瀚如烟海,有的书用如诗如歌的语言道出了作者对人生、痛苦、欢乐、期许的深邃体悟;有的书用恢弘磅礴之势论古道今;有的书用温柔细腻的小清新笔调叙述了种种坎坷、有趣的遭遇……读文章气象、读文字品味、读人生感悟、读深邃期许、读精彩故事,读书可以明志、可以顺理、可以怡情、可以让人健康成长。总而言之,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