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新经济的统计是不是需要统计局给出新的统计方法?
宁吉喆:我们有一套新的制度方法,局里已经研究,并同地方交换了意见。因为新技术、新产业发展太快,我们要跟上这个潮流,特别是中国,在这一轮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当中,我们和发达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甚至在电子商务上还超过他们。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新企业,这些新的东西,二季度还会进一步壮大,结构调整的趋势还会持续。中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同时我们要看到,经济下行的压力不容忽视,一季度GDP增长6.7%,比去年增幅还是略有下降的,去年全年是6.9%。虽然从结构调整和新经济发展两方面来看,新动能在加快积聚,但从总量角度看,从供求平衡的角度看,经济下行压力还是存在的。
首先,国际市场依然低迷。美国市场现在稍微好一点,但也不巩固,日本安倍政府的刺激政策效果不明显,欧洲虽然在缓慢复苏,但是有很多地缘政治矛盾、难民问题、乌克兰问题等等,都在影响经济,所以整个世界经济复苏不顺畅。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出口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走向不明朗,外部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从内部看,结构调整阵痛在持续释放,仍然有下行压力。要夯实经济积极变化基础,就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把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努力保持结构调整优化,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新的趋势,这样中国经济就能顺利实现全年发展目标。现在刚过一季度,绝不能掉以轻心,二季度、下半年还要继续努力,不能有丝毫松懈。
主持人:听说您今天还带来一组有意思的数据,而且还是“看图说话”。是什么?
宁吉喆:大家知道今年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近几年大力推动简政放权,大力发展新经济,都属于供给侧,都跟改革有关系,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各地方、各部门都在加快贯彻落实。一季度经济形势的积极变化,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有很大关系的,初步显现了改革的效益。现在给大家展示的这个图就是去产能的数据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改革初显效应。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两个领域,一个是钢铁,一个是煤炭。一季度它们的产量都是负增长,粗钢产量是同比下降3.2%,原煤产量下降5.3%。
第二是去库存,我们这里是以房地产库存为例的。请看图上这个数据,2016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30%以上,销售额增长50%以上,这就是去库存的表现。商品房待销面积是减少的,3月末比2月末减少了415万平方米。从工业领域看,产成品存货增速也在下降的,去年2月末产成品存货增长8.5%,而今年2月末只增长了0.7%,库存增长明显放缓,这表明工业领域去库存也取得了成效。 第三是去杠杆。这个任务更艰巨一点,但工业企业表现还是很棒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个百分点,这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杠杆率没升高,还略有下降。
第四是降成本。今年降税降费政策力度加大,1-2月份,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都有所下降,分别降了0.29元和0.42元。 第五是补短板,主要是体现在投资上。现在精准脱贫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对电力、电信、市政公用等既用于生产又用于生活的基础设施投资明显加大。今年一季度,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近20%。
主持人:“三去一降一补”这些战果,总的数据说明了什么?
宁吉喆:说明在当前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这些政策是完全正确的,也说明今年以来,各地方、各部门贯彻落实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是有力的,在今年针对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下,广大干部群众主动作为的积极性在提高。特别是“十三五”规划构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鼓舞人心。此外,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台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现在开始落地了。
这同时还说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大有潜力、大有希望,只要把潜力发挥出来,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一定能够实现全面小康。从一季度的数据看,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十三五”开局之年有了好的起步,这更加鼓舞我们的信心,更加需要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继续共同努力。
主持人:一季度数据发布后,您有没有上网“刷”一刷网上的反映?我们今天也从中国政府网的网友留言中,精选出了与一季度经济数据相关的热点问题,我代表网民朋友提问,请宁局长作答,回应关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