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时代》选载:通向中国梦的大布局(3)

《习近平时代》选载:通向中国梦的大布局(3)

中国梦引发民众强烈共振

2013年3月中国两会期间,北京又一次陷入雾霾天气之中,一位“80后”独立音乐人为某媒体的两会报道创作了一首名为《致老去的我》的主题歌。这首歌曲在网络上播放后,立即引起了众多中国网友的共鸣。歌词作者身处雾霾之中,却依然不失乐观,坚强地表达了困境中的中国人依然坚持对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坚持梦想的精神,激发了中国青年人的热议,人们在点赞之余,也进一步引发了民众对中国梦的讨论。

中国梦当然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但也应当是民众的梦,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梦,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呼应。对此,习近平在2013年的中国两会上作了回应: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安全的食品、清洁的用水、畅快的呼吸、和谐的氛围还有温馨的家庭,是最基本的意愿,这些目标的实现,比那些宏大的“国家目标”更能唤起他们的工作动力。

所以,美国著名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撰文指出:目前中国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而调和这一切的唯一方式,就是推出一种新的“中国梦”,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目标融合起来。

对于中国梦的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经历了一个“三步走”的曲折过程。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就曾经豪迈地预言:中国将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但美好的梦想毕竟要面对一穷二白的现实,毛泽东风趣地说起了中国的家底: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如此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毛泽东将工业化定为主攻目标,他在1956年提出构想:1911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45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45年,就是2001年,也就是进入到21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中国将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中央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的伟大国家任务,后来简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目标。

毛泽东的梦想之路走得并不平坦,为了尽快实现目标,他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发动“文化大革命”,更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十年浩劫”。十年“文化大革命”不仅让中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也使中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美国从1961年1月到1969年10月,经济连续快速增长106个月,以致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被称为“繁荣的10年”。日本的发展更是迅疾,从1955年至1970年,日本GDP增长了7.2倍。20世纪50年代初期时,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不大,此时一下子被日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毛泽东晚年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说明,梦想是可贵的,但关键是要找对圆梦的途径。

1979年,邓小平接过了“中国领航员”的任务,在没有航标的河上开始了新一轮探索。

邓小平发起的改革正是从改善民生开始的。

曾经担任过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每当回忆起他在安徽担任省委书记的一段经历时,总是抑制不住热泪长流:1977年深冬,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去饥荒灾情最严重的安徽淮北农村调研,万里走进村边的一个农户家,看到一个老人和两个姑娘披着破棉絮,依偎在锅灶边。万里给老人打招呼,老人不理。万里以为老人家耳聋,便大声打招呼,老人还是不理,旁边的干部赶快跑过去附着老人的耳朵说:这是咱们安徽省委书记看你来了。老人才慢慢站起身来。这时万里反而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了,原来老人没穿裤子,赤裸着下身!万里赶紧别过脸去招呼两个姑娘,两个姑娘也不敢搭理人。这时旁边的干部说:万里书记您别喊了,她们也没裤子穿。万里这才明白,他们父女三人就是这样光着身子,靠锅灶的余温度过寒冷的冬天的。万里再也止不住眼泪,他决定不管极左派如何攻击,也要支持农村的包产到户改革。中国的改革就是这样从安徽农村开始试点启动的,其原点就是为了让老百姓吃饱穿暖,而不是饿着肚子去辩论“什么是社会主义路线,什么是资本主义路线”的大道理。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当选为总书记后,第一次与中外记者见面,就公开宣示自己的最大政治主张是顺应民心和改善民生:“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中国梦只有接上地气,与每个民众的切身利益挂上钩,才能拥有丰沛的生命力。十八大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才能使中国梦成为民众共同富裕的梦。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