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

——中央党校第六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的体会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注重显绩,也要注重潜绩,创造出的政绩要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县域治理、县域发展和县委书记队伍建设。2015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对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县委书记,总书记给出了“四有”的答案——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在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总书记又提出了“四个人”的要求,即: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如何践行“四有”、当好“四个人”?这是在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进修的县委书记们深入学习思考的重要命题。在第六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即将结束之际,10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县委书记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战略的体会,作了交流发言。

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清正廉洁,当好“一线总指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县级政权所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县委书记是我们党在县域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做县委书记就要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

对党忠诚,是合格县委书记的重要标准。县委书记作为党在一线的“总指挥”,必须始终保持坚强的政治定力,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心中有党方向明。县委书记既是“一线总指挥”,更是党的忠诚捍卫者。“树欲静而风不止”,县委书记时常面对各种利益诉求、各种思潮干扰、各种风险诱惑的考验。如何冲破形形色色的“围猎”,黑龙江省绥棱县委书记王安说:“只有心有定力,不为其所困所惑所扰,才能干成事干好事。”广东省郁南县委书记廖鹏洲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把党交付的区域管理好、服务好,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不利于党的话不说,不利于党的事不做,在道路、方向、立场等重大原则问题上,旗帜始终鲜明、态度始终明确,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勇于担当,是合格县委书记的必备品质。干部就要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事业成功的原因很多,奋发有为是主要因素。县委书记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委书记邓江陵认为,只有担当,才能成为百姓和干部战风险、渡难关的主心骨。墨脱县工作条件十分艰苦,墨脱的干部们依然选择坚守,选择担当,选择和墨脱的群众一起,努力奋斗,向贫困宣战。“林芝有两条小路望呀望不到头,我站在岔路口矗立了好久,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而我选择了这一条墨脱的小路。”这首由西藏墨脱干部群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墨脱情》真实地表达了墨脱的干部们对事业的坚定与情怀。浙江省云和县委书记张建明提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就是要做到“不往下推、不往上推、不往外推、不往后推”,机遇面前不懈怠、困难面前不退缩。县委书记们对担当精神的表述,虽然每个人的侧重点不同,但强化担当精神都是他们始终秉持的自我要求。

清正廉洁,是合格县委书记的立身之本。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县委书记能否做到清正廉洁,关键在于权力的规范运行。县委书记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县委书记要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到心有所畏、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利和法的关系,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定力。浙江省临安市委书记张振丰认为,只有县委书记以身作则,才能带领全县干部队伍养成清正之风,才能引领机关工作人员树立起清廉形象,才能塑造一方政治清明,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

既重显绩,也重潜绩,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既要注重显绩,也要注重潜绩,创造出的政绩要经得起实践和人民的检验。

领导和工作方法至关重要。对于“一线总指挥”的县委书记们来说,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领导和工作方法非常关键。在一线工作多年的浙江临安市委书记张振丰深有体会。他认为,理念和政策明确以后,战术运用和工作方法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为此,他总结提炼出了较为管用的方法:一是载体推动法。根据中央和省市要求,结合发展实际谋划设计务实管用的工作载体,切实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二是扬长补短法。扬长,就是做到极致,发挥优势、做强特色,打造区域发展的特色品牌。在发展旅游经济和招才引智上,在环境建设和发挥优势方面,坚持“要么做第一,要么做唯一”。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怎样认识和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浙江省云和县是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经济欠发达山区县,能否走出一条不同于经济先发地区的发展之路,是摆在云和县委书记张建明面前的一大课题。张建明认为,“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核心在于生态富民,必须依托产业发展来盘活资源、使资源变现,从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将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云和县针对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小而城相对较大的实际,提出并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将美丽环境建设与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努力以美丽环境催生美丽经济,加快推进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以互联网为核心创新县域经济发展。互联网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很多领域的创新发展起到很强带动作用。我们要用好互联网带来的重大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浙江省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城市的桐乡市,发展重点就是打造“一业一网”,“一业”就是旅游业,“一网”就是互联网,聚焦“一业一网”首先就是要把这两大产业做大做强。在他看来,“一业一网”其实就是两种理念,一是绿色、创新的理念,二是民生、共享的理念。以旅游和互联网的思维发展经济,以旅游业发展驱动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以信息化引领新型农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服务业现代化,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

跳出农业看农业发展农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三农”是全面小康的短板,“三农”工作成效直接决定全面小康的进程和质量。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方面人们消费理念发生显著变化,对消费的安全性、多样性、体验性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传统农业地难种、人难留、钱难挣、事难办等矛盾日益突出。如何破解难题,加快补齐短板?“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指出,要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近四分之三的版图为农村、近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农民,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在区委书记刘洪福看来,传统农业不可怕更不可弃,可怕的是理念传统、思想守旧。农业农村是财富不是包袱,须跳出农业发展农业。特别是县域经济,一头连城,一头接乡,多数以农业为主导,这就要求必须把握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内在联系,牢固树立大产业、大融合的理念,善于跳出农业抓农业,借助工业化、信息化等手段来发展农业,真正实现工农互动、城乡互补,让农业成为有税收、能赚钱的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定海神针。

从昔日的“北大荒”到今朝的“北大仓”,黑龙江农业经历了革新性的变革,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黑龙江省桦川县委书记郭广福谈到,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农业供给侧需求,重点要在调结构、促改革上做好创新文章。他们借鉴美国地区生产专业化型农业、以色列开源节水型农业、澳大利亚混合型农业以及日本农协经验的先进做法,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域外种植业,与韩国等国家合作,发展农机组装和销售,不断丰富现代农业发展的内涵。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