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云天: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开放思维与国际视野

郑云天: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开放思维与国际视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新时期的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秉承高度的开放思维与宏大的国际视野,既立足国内,实施全面纵深开放;又着眼亚太,谋求合作开放;同时也积极融入世界,实现共赢开放,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推向新境界。

立足国内,全面纵深开放

作为基本国策,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的同时,更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整合国内资源、市场、制度优势。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加,并将继续增强”,“中国不断拓展内需和消费市场,将释放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中国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广泛地区、更广大民众”。开放对于中国既是机遇,也意味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但是无论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还是改革开放实践,都表明中国有能力应对新的挑战。放眼国际,曾经大部分声称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都未能走出意识形态危机、社会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中国领导人则展现出他们的能力——动员全体民众去寻找克服这些危机的途径。俄罗斯学者娜·列·玛玛耶娃说:“既然中国领导人善于在制定政策时借鉴社会及经济发展史的经验,能够洞察经济、党政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现实优缺点,能够在制定和实施政策时以人为本,那么就有理由认为,中国领导人有能力应对席卷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开辟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

为加强国内国际联动效应,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做出明确部署: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物联网技术和应用,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竞争保障机制,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深化市场配置要素改革,促进人才、资金、科研成果有序流动;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涝等设施建设,开放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等等。这些举措将极大提高国内各地区、行业和机构之间的开放度,增强中国在区域及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实践证明,中国有理由为自身的开放与发展感到自豪。法国学者埃里克·伊兹拉勒维奇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她走过的历程是与众不同的。其中不乏暴风骤雨,在最近的十年中,大海异常汹涌波动。1997-1998年爆发了亚洲货币危机,2000-2001年互联网股票泡沫破灭,2007年开始出现的大萧条,同时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这些风暴中没有一个能彻底阻挠中国巨轮的前行,中国用30年时间使其生产总量增长了15倍,出口贸易额增长45倍,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每个中国人的平均收入增长了10倍。西方的预言家们喜欢定期预言中国即将面临各种爆炸,如社会爆炸、环境爆炸、金融爆炸或地缘政治爆炸。然而,近30年来,中国却总是出人意料之外。”如今,中国已越来越能从容应对伴随开放而来的风险和难题,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代表,一批新型区域合作机制构建起来,在其引领下,从生产到生活,再到生态,中国全方位立体化的纵深开放正在成为助推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着眼亚太,谋求合作开放

中国的发展首先惠及亚洲邻国。进入新世纪以来,亚洲地区内贸易额从8000亿美元增长到3万亿美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贸易额从1.5万亿美元增长到4.8万亿美元,这表明亚洲的区域内合作和区域外合作并行不悖。近年来,中国积极推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的地区合作,加快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积极探讨搭建地区性融资平台,促进区域内经济融合,提高地区竞争力。通过倡导并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致力于加强同各国的双向投资,打造合作新亮点。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将坚定支持亚洲地区对其他地区的开放合作,更好促进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

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带来更大的机遇。从全球范围看,亚太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经济复苏缺乏动力的背景下,亚太经济体需要推动实行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将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太平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没有任何自然阻隔,我们不应该为它设定人为的阻隔。”如今,亚太地区资金、信息、人员流动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产业分工日渐清晰,亚太大市场初具轮廓。正在酝酿中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为亚太地区积聚优势。亚太各经济体抗风险能力大大增强,汇率机制更加灵活,外汇储备水平显著提高,各种多边和双边金融安排为应对复杂局面提供了机制保障。作为亚太众多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主要投资来源地,中国在不遗余力地促进地区发展繁荣,为亚太开放合作拓展机遇。从长远来看,这一互动势头将会越来越强劲,并有利于最终形成亚太各经济体间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中国致力于打造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无论何时,开放都是亚太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2014年,习近平同志提出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的倡议:“既要深化对内开放,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也要扩大对外开放,把成员多样性和差异性转化为发展潜力和动力;既要把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到新高度,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也要坚持开放的区域主义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区域合作构架,让亚太的大门始终向全世界敞开。”这种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宏大的开放视野使中国抓住了宝贵的历史发展机遇,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重回富强文明国家之列。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