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前程:弘扬丝路精神 实现互利共赢(2)

管前程:弘扬丝路精神 实现互利共赢(2)

第二,文缘方面。多样化而又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和比较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是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文化科教中心的基础和可利用的资源。首先,新疆拥有比较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对外文化交往机构。2013年,全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共有43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13所,高职(专科)院校23所,成人高等学校7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等高校具有招收留学生、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大学交流合作的资质,新疆大学目前与美国、俄罗斯、法国、德国、日本和中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设立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等专门的对外合作机构,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境外孔子学院建设。其次,新疆还有众多的文化遗址、丰富的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曲艺等艺术文化。近年来,新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文化走出去活动,在俄罗斯、德国、哈萨克斯坦等地举办新疆文化周活动,加强跨文化交流合作。

此外,众多的民族也为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跨文化科教中心提供了内在动力。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让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这样也更有利于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跨文化科教中心”。

新疆在地缘、文缘等方面的优势有利于新疆开展、组织或承办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新疆和周边及沿线国家在合作办学、互办文化年、旅游合作、医疗卫生合作、科技合作、城市间交流、智库和民间组织间交流合作等方面都有较大进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新疆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跨文化科教中心的重要机遇。新疆跨文化交流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在构建过程中,新疆有独特的地缘、文缘等方面的优势,但也有国际上和新疆自身不利因素带来的挑战。要应对这些挑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以经济的发展为跨文化交流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一带一路”实施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绝不能偏废,在跨文化交流中增进新疆乃至中国与沿线国家的互相了解,从而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其他方面的合作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