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人民的全面发展(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集中体现人民的全面发展(2)

摘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论述,抓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瞄准的是经济、社会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要得以满足。发展必须是全面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

全面从严治党:关系人心向背

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发出正风肃纪、从严治党的强烈信号;坚持不懈反“四风”,上紧作风建设发条,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猛击一掌的警醒;从严管理干部,完善党的建设制度、党内法规体系,采取全方位、高标准的管党治党举措,刷新了党风政风,深得党心民心,开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三严三实”,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调“党建是最大政绩”,并多次重申“党的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号召全党及时解决影响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问题,认真医治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病症,坚决祛除滋生在党的健康肌体上的毒瘤,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开创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境界。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既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又要层层传导压力,全党动手、全党参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治标和治本的统筹兼顾、自律和他律的双管齐下。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四个全面”与人的全面发展

“四个全面”的提出本身就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而每个“全面”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基本权益;全面从严治党是为了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思想感情和价值追求。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从人民中汲取智慧、汇聚力量。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党的领导是“四个全面”之魂、战略中军帐之帅。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就能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方向指引,防止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能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使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提供政治保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就是让每个人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全面地、客观地、历史地、理性地看问题,力戒片面地、主观地、空想地、情绪化地看问题;要求从中国客观实际出发,力戒从原则、观念出发。要用辩证思维看待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辩证看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和吸收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之间的关系,辩证看待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之间的关系,等等。

以全面深化改革破解民族复兴进程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依法治国确保现代化建设有序进行,以全面从严治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才能绘就全面小康的宏图,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目的是: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取得全面成效,国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党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其根本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社会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