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长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与统一性

胡长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与统一性

作为人们看待世界的一个基本理论视角,马克思主义哲学集中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根本方法,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精华。

当前,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问题。可以说,具有时代精神品质的马克思主义始终与现实保持着紧密联系,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与现实之间具有更加密切的共生关系。事实上,如果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还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人们都经常在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念和方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观念和方法等。同时,从“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两个概念来看,马克思哲学主要是马克思本人的哲学思想,作为一种历史性的存在,它产生于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主要以马克思身处的时代为基础,是他对那个时代精神精华的哲学表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只是由马克思所开创并奠定基本立场,更多的是由马克思之后的一系列思想家,以他们所生活的时代为基础,是他们时代的思想反映。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始于马克思哲学,但却与马克思哲学作为历史性的存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历史性的存在,而且更是现实性的存在,是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诉求在人们思想中的集中体现。

以不断发展着的时代现实为基础,反映着不断发展的时代现实,在不断发展着的时代现实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实共生长,与现实共发展,并始终作为“思想中的时代”与“时代中的思想”满足着人们现实实践的精神需要。

当前社会上,有些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缺少魅力,他们甚至怀疑并有意无意地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它没有用或者已经过时了。而在思想理论界,也有不少人轻视和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算不上学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也没有什么学术可言。

面对众多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失去魅力”的论调,我们可以认真分析一下这些论调产生的具体原因:一是片面地夸大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这种倾向集中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早期传播时期,当时中国社会上各种思潮粉墨登场、竞相绽放,该传播倾向对于促进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人们广泛信任起了很大作用。但是,理论一旦确立起人们对它的信任,就必须更加客观真实地面对信任它的人们,让人们了解它,使人们能够依据它的理论辨识力对现实予以客观、准确的指导,并确保人们不会把它用于错误的地方,从而充分保证它的理论效用。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立人们信任之后的不断大众化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过于泛化了它的理论辨识力,以致一些人在无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情况下,出现了对于它的拒斥。二是长期教条化、简单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长期简单化、教条化的问题,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其一是引发人们把简单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内容当成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理论,缺少对其博大精深和思想深刻的认识与敬畏;其二是引发人们对学哲学、用哲学的迷失,主要表现就是人们对哲学缺少真切的感受,无法体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之理性存在的崇高精神和科学价值。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