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社会思潮(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社会思潮(2)

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共识基础

能够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思潮,必定有自己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指向。社会思潮的多样,意味着理论主张和实践指向的差异。差异过大,无法通约或拒绝通约,就上升为分歧。差异代表思潮的价值,但差异一旦上升为分歧,就会造成思想分裂。对待社会思潮,既要善于引导异见,更要巧于寻求共识。

共识是各方共同接受和共享的核心价值、理论论述、实践主张和情感表达,其中,价值共识是核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思潮的共识提供了价值基础和方向指引,也是推动我国思想理论界达成共识的动力。绝大部分社会思潮都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社会思潮在其内部努力凝聚共识的同时,也力求在不同社会思潮之间营造共识,这是需要肯定的。不过整体而言,思潮间的共识还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前,我国社会思潮在核心价值、理论论述、实践主张各个层面,都存在较多分歧,沟通共识也不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个别社会思潮漠视甚至不承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弃了凝聚共识的基础;个别社会思潮以展现分歧、“解构”他者为荣,唯我独尊心态浓厚,欠缺展现包容、寻找共识的意识和品格;个别社会思潮背离社会的基本价值,罔顾已经得到历史和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个别社会思潮违背社会文明发展趋势,倡导原教旨色彩的政治主张,很难得到其他社会思潮的尊重;个别社会思潮无下限的争论和批判手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不愿通约的境况,阻碍了共识的达成。此外,个别社会思潮内部的争论和攻击激烈,内部分化严重,分化重组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更遑论寻求社会思潮之间的共识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思潮的言说者追寻共识的决心不够,“制造”共识的能力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思潮间的分歧。寻找共识,是每一种社会思潮的责任;分歧越大,寻找共识越迫切。在分歧中寻找共识甚至“制造”共识,更能够体现这些言说者的责任意识和思想水平。

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引领

面对我国社会思潮数量多、影响广、争论多、分歧大的态势,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各种思潮的引领和整合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第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国家意识形态,处于思想的领导地位,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要自觉接受它的领导和引领。当然,引领并不意味着强制取消其他思潮,而是要后者认同和接受这一理论体系的文化领导权,自觉修正不合时宜的理论观点,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顺利开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意义在于整合,具体来说有三重意义:一是政治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处于领导和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社会思潮必须遵循这一要求,才能保证在正确的轨道上存在和发展。二是价值整合。作为“最大公约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思潮提供了价值共识,并为其寻求更多的共识奠定了基础。三是程序整合。对社会思潮的争鸣而言,民主、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既有价值实体的作用,也有程序规范的功能,在思想争鸣中遵循这些核心价值,就能够遵循“议事”规则,逐步消弭分歧,取得共识。

第三,坚持学术思想的自主性、发展性、包容性。自主性,就是在坚持百家争鸣的基础上,坚持中国立场、面向中国问题、构建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防止食洋不化,将中国的社会思潮变成西方国家思想的“临摹品”,将中国变为西方思想的“试验场”。发展性,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发展观,摒弃复古主义特别是原教旨思想,与时俱进,面向现实中国,讲好现代话语,合理阐释现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包容性,就是既要“和而不同”,更要防止“异见”成为“分歧”,将共识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共同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理论话语体系贡献力量。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当前中国重大社会思潮新态势研究”(2015MZD01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