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哲学与人生

摘要:楼宇烈先生从哲学的世界观讲起,讲到了中国哲学对人生的特别功效:哲学不仅支配着我们的精神生命,而且也支配着我们的肉体生命;不仅指导我们处变不惊更好地应对纷纭复杂的世界,更指导我们修炼自身、完善自我。所有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了哲学的特殊功效和中国哲学的特殊魅力。

W020130925598413160329

楼宇烈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著名教授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印刷、出版,违者负知识产权法律责任)

完整报告:http://www.71.cn/2016/0513/889712.shtml

精彩观点:http://www.71.cn/2016/0513/889713.shtml

大家上午好!很荣幸今天有机会来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一、哲学——不只是“象牙塔的学问”

谈到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文明之旅》做过一期节目叫做《三理养生》,在节目中提到过生理养生、心理养生、哲理养生,这其中“哲理养生”是最根本的一个养生方法。北大哲学系在北大被称作“长寿系”,我今年快80岁了,在哲学系中按年龄大小要排到二十几位。哲学确实让我们开阔胸襟、开阔眼界,化解人生中的烦恼,所以我认为哲学对保持生命的健康很有意义,今天我要讲的题目就是《哲学与人生》。

现在可以说大多数人提起哲学来还是有一种神秘感,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觉得它跟人生离得很远,有的人可能认为哲学是一种“象牙塔的学问”,这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西方哲学的影响。西方哲学研究的都是玄之又玄的问题,都是一种抽象的概念的逻辑推理,所以在人们心目中哲学非常深奥、非常玄妙、非常脱离实际。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哲学,哲学是一种人生观、世界观,其实世界观最后也要落实到人生观,你对世界有一种什么样的认识,你的人生就会走一个什么样的道路。世界上的学问就是研究天、地、人。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这个问题,《易经》里就提到天、地、人,天道、地道、人道,我们所有的学问其实都在研究这些。

“天”是万物的根源。有一句话:“天生地养”,所以天地是生万物的。西方的文化,尤其是西方中世纪以来的文化,认为世界万物是由神、由上帝来创造的,上帝不仅赋予了人类生命,还赋予了人类灵魂,是万物生命的来源,这是“天”的问题。那么中国讲的生命来源是什么呢?也是“天”,但这个“天”不是神,而是阴阳二气。在中国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哲学家叫王充,王充就讲过,“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所以万物也是“天”生,但这“天”不是神,而是阴阳二气,气化而生,气变而死,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所以,讲万物的由来,可以说就形成了几个系统,一个是由上帝或神创造,一个是自然产生。印度文化里也有这两种说法。佛教产生前,印度主要是信奉婆罗门教。婆罗门教也是主张神产生万物,但是它不像基督教是一神教而是多神教,以为世界是多神创造的,这些神创造了世界的这些方面,那些神创造了世界的那些方面。甚至还有这样的一些说法:一些神创造了世界,一些神维护了世界,一些神破坏了世界,这才有生生死死的变化。婆罗门教认为这个世界并不是创造出来就不动了,它会变化,需要维持,又要有变化和死亡,所以它把神分成了几大类。

公元前六世纪出现了一个宗教——佛教,佛教是反对神创造世界的。佛教针对婆罗门教神创世界的说法,他说世界不是神创造的,世界也是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是各种因缘的集合。佛教里面有一个理论叫“缘起论”,讲的是万事万物都是缘起,因缘而生,因缘而有,也因缘而死,因缘而无。它与中国的自然生万物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差别,佛教的缘起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一种必然联系,而中国的自然生万物的观念则比较重视偶然的生存,“物偶自生”、“万物自生”,但总的来讲都是反对神创论的。

然后再讲讲“地”。“天生地养”,万物都靠“地”养,尤其是我们的生命,植物也好,动物也好,人也好,我们没有“地”怎么来生存?怎么来长大呢?所以整体来讲,我们研究的学问就是在研究“天”、“地”、“人”,而研究“天”和“地”归根结底也是为了“人”,“人”要依靠“天”、“地”养。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如果仅仅是为了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我想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认识了世界是要让它为我们人类来服务,让我们活得更加健康。只有明白了天地之间的变化,然后去适应它的变化,我们的生命才会健康,才更加有意义。

所以我讲哲学是有关人生观、世界观的学问,我们认识了这个世界是什么,也是为了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活得更健康。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