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第八场报告在京举行,本网与北京日报采访报告人,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方力。
践行“两山”理论 首都绿色发展成效明显
1.问:在近几年疏解非首都功能的过程中,北京市是如何将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结合在一起的?
答: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要以资源、环境为依据疏解非首都功能。2014年出台了《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又及时修订。修订后的产业目录堪称“史上最严”,城六区禁限的小类占全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比例达到79%。同时,又出台《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工业行业调整、生产工艺和设备退出指导目录》,退出目录明显严于国家要求,不仅规模以上污染企业要退出,一般制造企业也要退出。五年共退出污染企业1370家,特别是近三年,退出了1006家污染企业和一般制造企业,削减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约1.7万吨;此外还清退了西直河石材批发市场等121个商品交易市场。
与此同时,北京市坚持创新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截至2015年底,全市GDP达到2.3万亿,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到79.8%,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基本一致。而我们的万元GDP能耗从2010年的0.4506吨标煤下降到2015年的0.3374吨标准煤,下降了25.08%;万元GDP水耗从2010年的24.94立方米下降到2015年的18.81立方米,下降了24.54%;2015年与2010年相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排放量分别削减了31.81%、30.39%、19.34%和24.96%,不仅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污染减排任务,而且四项污染物减排幅度均居全国前列。
2.问:近年来北京大气质量状况备受关注,北京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答:北京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力度前所未有,主要体现在煤、车这两个重点。
在压减燃煤方面,全市燃煤总量从2600万多吨压减到1200万多吨,净减1400万吨,削减比例接近60%。主要减在电厂、锅炉和散煤取暖。在全国率先大规模地推行燃气发电,包括草桥燃气热电厂在内的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全部建成投运,关停了三大燃煤电厂,全市只剩下华能1座燃煤电厂。全市共完成1.97万蒸吨燃煤锅炉的清洁能源改造,全部改用天然气、热力。东西城共完成12.32万户平房“煤改电”,包括丰台区在内的其余各区,开展农村“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用优质型煤、瓶装液化气替代等等,减少农村散煤。经过努力,我们实现了两大标志性成果,分别是核心区基本“无煤化”、城六区基本“无燃煤锅炉”。
在控车减油方面,打出了“组合拳”。对新车,在全国率先、全面执行机动车新车和油品第五阶段标准。对老旧车,采取政府补助、企业让利等政策,鼓励淘汰更新,共淘汰老旧机动车183.2万辆,特别是在全国最先消灭全部黄标车。对在用车,重点实施了8800多辆柴油公交车的升级改造,单车减排氮氧化物60%左右。对新能源车,出台鼓励发展政策,新能源车达到3.5万辆,规模全国第一。对外地车,实施严格的管理措施,只有绿标车才能驶入北京。
此外,我们还在全国率先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在石化、汽车制造等行业开展企业环保技改工程,减排4.54万吨。将扬尘污染治理纳入企业信用体系、市场准入管理,探索建立扬尘治理专项资金试点,等等。
上述措施的环境效益反映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表征指标是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全面、大幅下降。2015年北京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13.5微克/立方米、50微克/立方米和101.5微克/立方米,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57.81%、12.28%和16.12%。2015年的PM2.5年均浓度为80.6微克/立方米,比2012年下降了15.8%。特别是SO2浓度在北方采暖城市中最低,与欧洲平均水平相当。此外,若按照国家空气质量旧标准评价,2015年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6天,占81.1%。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