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践行“两山”理论 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4)

展望“十三五” 发展谱新篇:践行“两山”理论 推进首都生态文明建设(4)

7.问:“十三五”时期,北京如何保护水资源、水环境?

答: “十三五”时期,要在保障饮用水源安全的基础上,聚焦黑臭水体、劣V类水体等两个突出问题,重点在城乡结合部和远郊,综合整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面源污染;同时加大再生水等水资源调配、补给力度,因地制宜构建水生态系统,合力改善水环境质量。

在加大治理力度的同时,推进再生水利用,计划到2020年,用于河湖补给的再生水达到7.9亿立方米。加大流域调水和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力度,基本形成本市三环水系绕京城的格局,以及区际水系连通格局,增强河湖水体的流动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和纳污能力。

8.问:“十三五”期间,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如何做好区域联防联控环境污染?

答:大气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水污染具有流域性特征,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为此,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局中,在已开展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以及省市间环保合作的基础上,主动联合天津、河北,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统一规划、严格标准、联合管理、改革创新、协同互助”的原则,以大气、水污染治理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协作,做好做实12项重点工作,推动建设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

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京津冀环境管理一体化。主要是逐步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监测。比如京津冀地区实施统一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油品标准;对电力、钢铁、水泥、石化、有色、化工等六大行业和燃煤锅炉,分步实施国家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推动中央有关部门等出台燃煤总量控制、优质型煤替代、新能源车推广、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秸秆综合利用等政策。配合建设统一的监测网络、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监测信息数据共享、重点流域预警信息通报制度。完善北京、天津同保定、廊坊、唐山、沧州四个城市的空气重污染预警会商、应急联动机制,实施统一的应急启动标准、应急响应措施,共同应对大范围、长时期的空气重污染。

主动牵头完善区域协作机制。协调制订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中长期规划,确定路线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建立三省市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共享三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数据,以及政策、技术和经验。建立执法联动机制,集中时间,开展联动检查,共同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技术推广,共同提高治污水平。围绕重大政策、重点工作进展、环境质量改善等,开展联合宣传,提振全社会信心。

特别是要联手河北,共同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构建冬奥会绿色环境保障体系,减少场馆设施建设、运行的环境影响,保护赛区周边生态系统完整性。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