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体共产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不仅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更是确保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这就启示我们,要想真正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必须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在认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真正赢得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发自内心的拥护。而认真剖析这些年来党的建设方面存在的系列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至少有六大问题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和彻底解决的。
第一,一些党员党性意识淡漠,缺乏问题意识、危机意识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马克思强调的“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还是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都体现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领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我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遵循。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探索历程表明,问题意识、问题导向不仅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基本要求,更是共产党人不断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但遗憾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党员在坚持党性的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态度不鲜明,有的党员不讲甚至淡忘了党性,不仅脱离组织,不向党中央看齐,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党不言党、不爱党、不护党、不为党,而且组织纪律散漫,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缴纳党费,不完成党组织交代的任务,对党的宗旨意识淡化,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严重问题。而随着党性意识的淡漠,一些党员干部越来越缺乏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其背后的本质就是缺乏责任意识、没有使命担当。
没有问题意识,就不可能发现、提出问题,更谈不上分析、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他强调:“突出问题导向,贯彻从严要求,既巩固和扩大从严治党成果,又有效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感受最深的就是他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及其中饱含的强烈忧患意识、使命担当。无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还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他的每一次讲话都毫不回避问题,不仅指出存在的问题,而且剖析问题的根源,更给出了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是在系列讲话指引下,我们党在不少领域拨乱反正,赢得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称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再次表明,只有真正突出问题导向,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做到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改,把解决问题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才能真正使全体党员实现一次“身心革命”,这也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所期待的。而回避问题,则必然是搞形式、走过场,这样的教训不少,而且危害巨大。也正因为如此,“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强化问题意识、突出问题导向摆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也是对那些缺乏问题意识、危机意识的党员的一种警醒,鞭策广大党员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主动发现、勇于直面自身或者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意识形态能力薄弱
无论是对一个国家、民族,还是对一个政党来说,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对无产阶级政党来说,理想信念动摇就是最危险的动摇,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理想信念问题。而理想信念模糊动摇不仅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也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这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更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稍加剖析不难发现,一些党员之所以推崇西方价值观念,组织、参加封建迷信活动,以及出现拜金主义,安逸享乐,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空虚,逐渐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对党的理想信仰动摇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会发现他强调最多的就是理想信念问题,在很多场合一遍遍强调,就像老师一遍遍叮嘱学生一样。从他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开始,理想信念成为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关键词,曾被某些人淡忘的共产主义也因为被他多次强调而凸显出强大的感召力。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再次强调:“每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转化为对奋斗目标的执着追求、对本职工作的不懈进取、对高尚情操的笃定坚持、对艰难险阻的勇于担当。”因此,要真正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就必须把理想信念坚定与否作为衡量一名党员是否合格的第一标准、最重要标准,要求所有党员必须树立和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让理想信念的旗帜在全体党员中高高飘扬。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党中央一直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但由于一些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意识形态能力薄弱、思维僵化等现实原因,再加上理论界有些人有意无意地引导对意识形态的研究走向一种越来越学术化的趋势,西方的“意识形态终结论”、“意识形态虚假论”、“意识形态淡化论”等论调在中国社会抬头,“意识形态多元化”、“去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和“普世价值”论等论调盛行,对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形成巨大挑战。这些年来,一些党员之所以是非观念模糊、理想信念动摇,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意识形态能力薄弱。习近平总书记用“极端重要”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清醒研判改革开放以来的意识形态形势、直面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系列挑战、问题而作出的科学判断,体现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领袖高度的政治清醒、坚定和敢于担当的优秀品格。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大力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真学、真信、真用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打赢新30年的意识形态反击战,维护好我们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