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武器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斗争(2)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武器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做斗争(2)

摘要:同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没有斗争的韧性不行;要增强斗争的韧性,不充分认识同这股思潮斗争的重要意义,没有必胜的信心也不行。

揭露和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各种谣言和谬论。除了要帮助群众从理论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看待党史国史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之外,我们也要注意澄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推动下产生的各种谣言,回应这股思潮影响下出现的各种糊涂观念。因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所以有一定欺骗性,与它常常编造所谓的“史实”和“理论”有很大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要“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只要我们下一番功夫,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鼓吹者制造的所谓“史实”和“理论”加以认真核对、考证、分析,它们就会露出马脚,人们就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例如,有人为了给反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寻找理由,造谣说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3600万人”,并以所谓“统计数据”和“县志记载”为证。这个谣言虽然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但对不十分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却有很大欺骗性,如果不对这个谣言拿出的“证据”进行辨伪,要消除它的影响确实会有相当难度。最近,一位长期从事统计学研究和教学的教授,凭着学者的良心,大量查阅了县志,发现谣言制造者声称依据的县志,实际只是记载了人口的死亡数,并没有说那些人是饿死的,许多志书甚至连死亡数字都没有记载。这位教授还运用统计学的专业知识,对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统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考证,指出所谓“饿死3600万人”的说法,不仅是把统计公式计算出的那个时期的人口减少数与死亡数、死亡数与饿死数有意混淆了,而且根据统计公式计算出来的那个时期人口减少的数字本身,也忽略了当时历史背景下几千万人口由农村进入城市又由城市下放农村过程中户籍漏报、补报、注销等实际情况。经过这番核对和考证,“饿死3600万人”这一说法的虚伪性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使人们看清了它为迎合国外反华势力、达到某种政治诉求而刻意编造的真实面目。

现在有人质疑英雄行为,常常以“不符合生理常识”为论据。对于英雄人物做出常人看来难以忍受的事,用所谓生理常识来加以否定,是十分荒唐的。英雄人物当然是人,但他们又不是一般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20世纪中国苦难而辉煌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优秀共产党人。”这些英雄人物就是这种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对他们的英雄行为,我们不能仅仅从生理上解释,还应当考虑到信仰、忠诚和意志等精神力量在他们身上的作用。英雄人物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常人难以忍受的折磨,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中比比皆是,为什么到了为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烈士身上,就要遭到无端质疑呢?

意识形态的载体基本上是报刊、书籍、影视、戏剧等,现在又加上了网络,它们中间除了哑剧、舞蹈、乐曲等等表现形式,绝大多数都要运用言论和读者、观众、听众进行交流。我们一方面要坚决维护《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国外敌对势力提出要和我们打“没有硝烟的战争”,其“武器”、“弹药”也离不开言论。所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言论之间的斗争。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搞和平演变,反对共产党领导,丑化英雄人物,歪曲革命历史,都要利用言论,必然拿“言论自由”做幌子。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分清什么是《宪法》上说的言论自由,什么是打着“言论自由”旗号对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的“没有硝烟的战争”,绝不要上当受骗。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那些污蔑烈士和英雄的言论既要针锋相对地反驳,也不能总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被动应付。我们对这些言论应当通盘分析,然后有组织、有计划地和敌对势力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要拿出事实,进行辟谣、反驳;同时也要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和党史国史基本知识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对各种奇谈怪论进行集中回应。

运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韧性

同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没有斗争的韧性不行;要增强斗争的韧性,不充分认识同这股思潮斗争的重要意义,没有必胜的信心也不行。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肯定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成就、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是“党和人民在当今世界安身立命、风雨前行的资格”;“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政治问题”。可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党和国家的历史,同维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的和平和社会的稳定、维护人民的安宁幸福生活之间,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

我们一些同志对于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存在两种情绪。一种是看到这股思潮的蔓延,感到有些积重难返了,因而产生消极情绪;另一种态度虽然积极,但总想通过一两次斗争就把这股思潮打退,因而产生急躁情绪。这两种情绪说到底,都源于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背景以及与之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缺少足够的认识。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然是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的旨在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思潮,背后就不可能没有国际资本的支持。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西方敌对势力集中力量,加紧对我国进行西化和分化。这些年,我国综合国力明显上升,但经济科技军事上的西强我弱态势并未根本改变。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我国出现和蔓延,正是这种形势的一种反映。所以,同这股思潮做斗争,不可能是短时间的事。既然如此,斗争就不能缺少韧性。

韧性来自哪里?我认为首先来自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其次来自对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长期斗争的清醒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同时他又强调:“资本主义最终消亡、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必然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所以要“充分估计到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长期占据优势的客观现实,认真做好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合作和斗争的各方面准备” 。既然同国际资本之间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那么,同以国际资本为后盾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之间做斗争,当然也要有长期的思想准备。要有长期准备,当然不是说只有等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高潮到来的时候、经济科技军事上我强西弱的时候才开始斗争。天底下任何胜利,不付出努力,不艰苦奋斗,靠等都是等不来的。我们要看到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必要性、重要性,看到这场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更要看到这场斗争的必胜性,从而增强斗争的自觉性;要看到斗争中会有曲折,更要看到通过斗争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和阶段性成果,看到斗争一定会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直至取得最后胜利。我们不能因为斗争的长期性而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刀枪入库”、“解甲归田”;也不要寄希望于一两个回合就“得胜回朝”,更不要奢望“毕其功于一役”。同历史虚无主义做斗争,就要有这样的定力才行。

当前,我们国家经过60多年的奋斗,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中华民族距离伟大复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过,更加需要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眼下仍然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自己。积极开展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坚决维护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就是为了不让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这股思潮搞乱人心、搞乱中国的阴谋得逞,不让苏联发生的悲剧在我国重演,不丧失中华民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确保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国一百年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定会最终实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其他各种错误思潮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相反一定会被历史前进的巨轮碾得粉碎。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