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颜之推(5)

颜氏家训———————颜之推(5)

摘要: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文章篇

(七十二)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也。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擎。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音。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 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

(七十三)

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

(七十四) 

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自春秋已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章居袁裁书,则呼操为豺狼;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虵虺。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

(七十五)

或问扬雄日:“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鹗》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自卫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杨雄安敢忽之也?若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但知变之而已,又未知雄自为壮夫何如也?著《剧秦美新》,妄投于阁,周章怖慑,不达天命,童子之为耳。袁亮以胜老子,葛洪以方仲尼,使人叹息。此人直以晓算术,解阴阳,故著《太玄经》,为数子所惑耳;其遗言余行,孙卿、屈原之不及,安敢望大圣之清尘?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覆酱瓿而已。齐世有席毗者,清干之士,官至行台尚书,嗤鄙文学,嘲刘逖云:” 君辈辞藻,譬若朝菌,须臾之玩,非宏才也;岂比吾徒千丈松树,常有风霜,不可凋悴矣!”刘应之曰:“既有寒木,又发青华,何如也?”席笑曰:“可哉!”

(七十六)

凡为文章,犹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策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故意填坑岸也。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竟,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

名实篇

(七十七)

名之与实,犹形之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脩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脩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七十八)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元余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 

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余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之路,广造舟之航,则仲由之证鼎,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七十九)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人,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朝,毁前之于橹也。虑子赋云:“诚于此者形于彼。”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而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之故也。

(八十)

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八十一)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自勉笃。公事经怀,每加抚卹,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恩。”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八十二)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余价。亦犹蝉壳虵皮,兽迒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宏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耳。抑又论之,祖考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脩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本文关键词: 陆游 做官 清官 学问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