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光: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

王伟光: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2)

【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为我们树立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认识、解决问题的典范。讲话通篇贯穿了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一条红线,这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贯穿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观察分析处理一切问题的思想方法。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最重要的是要用唯物论、辩证法看问题,按唯物论、辩证法办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坚持唯物主义就是要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否则就会犯错误,甚至是颠覆性的错误。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作出的判断。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掌握的工作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全党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和矛盾分析方法。他认为,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要坚持两点论、全面论,又要坚持重点论,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全面把握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关系,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许多重要观点论断,比如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重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坚持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坚定不移地抓好党的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又要坚定不移地、大胆地推进改革开放;既要重视市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改革既要胆子大,又要步子稳,战略上既要勇于进取,战术上又要稳扎稳打;等等。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运用辩证法的范例。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问题的哲学总说明,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推进社会进步的思想武器。历史和现实表明,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国情、中国社会运动及其规律,制定正确的革命、建设、改革的路线、战略和策略,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我们党的事业就不会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敏锐的历史眼光,来源于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把握和运用。他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于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关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关于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论述,等等,都说明他善于运用唯物史观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中国国情,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