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景均: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2)

邵景均:全面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小康(2)

发挥“关键少数”在全面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能否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补齐短板,关键在领导。各级党政领导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切实抓好决策、执行等各项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不断取得新的全面发展成效。

审时度势,确保重大决策科学合理。以科学思维方式审时度势,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是推进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重大决策时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各方面工作,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努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习近平同志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领导者做决策,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才能作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正确决策。

抓好执行,坚决把党中央的决策落实到位。执行是决策的生命力所在,是彰显领导有效性的必然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应切实增强执行意识,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能不能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他们在贯彻落实中央全面发展的决策方面率先垂范。只要把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落到实处,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汇聚合力,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根本动力源是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我们应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全面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人才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作者为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