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2)

张宇: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2)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要通过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实体经济、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我国经济供给侧存在的问题。

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提高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把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现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置并行。紧紧扭住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大任务加快农村发展。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着力营造良好政策环境,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新的历史飞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论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新的实际,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胜利。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