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干和坚守铸就丰碑(2)

用实干和坚守铸就丰碑(2)

—追记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毛丰美

摘要: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毛丰美用生命拼搏贫困,带领群众苦干,弯大腰、流大汗;实干,重规律、求实效;巧干,讲科学、闯市场,用实际行动把“干”字打造成为大梨树人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

一个共产党人的为民情怀:老百姓是他心中永远的牵挂

毛丰美同志爱民至深、为民至诚,始终把群众装在心上,事事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大梨树村民,献给了党的农村事业。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村里的当家人,毛丰美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为老百姓谋福祉上。村民卢丽君建大棚没钱买菌种,毛丰美从村致富基金中支持1万元,个人又借给她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如今卢丽君已发展成村里的水果种植大户。村民王德林好赌钱,毛丰美教育指引他学开车,他不但戒了赌,还靠长途运输过上了好日子。村民车世利醉酒打架过失致人死亡,被判刑14年,心灰意冷,几度想自杀,毛丰美去监狱探望,鼓励他安心改造,争取减刑,并承诺出狱后帮他就业。车世利提前4年出狱后,毛丰美帮他开起了烧烤店。现在,车世利不但成家立业,还多次被评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说话”。毛丰美作为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当代表21年从未缺席一次全国人代会,提出的议案和建议200多件,几乎件件涉及“三农”问题,被誉为“中国农民的代言人”。他第一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就提出了降低农村电价、统筹城乡电费标准的建议,随后又分别提出取消农业特产税、停止征收农业税、加大信贷对“三农”事业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建议,共提出建议和议案232条。这些建议和议案,件件涉及“三农”,受到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部分建议和议案被采纳上升到国家法律法规层面,毛丰美也由此当选为2012中国“年度法治人物”。2014年12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同志作出批示。随后,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对他的生前事迹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次报道他的事迹,“焦点访谈”还制作了专题节目。

“毛书记是为老百姓累死的”。长期超负荷工作使毛丰美患上冠心病、胃溃疡、咽喉炎、颈椎病等疾病。但他宁可让身体透支,也不让工作欠账,生怕因为自己的身体耽误了村里的工作。老党员史淑云说,老书记在村里工作30多年,有20多个春节都是挂着吊瓶过的。村里发展上的事,老百姓生活中的事……事太多,他性子又急,生怕哪件没弄好,着急上火就打点滴。1992年,建凤泽大市场时,过度操劳的毛丰美贫血症状加重,在去省里争取资金的道路上几近昏迷,车开到本溪不得不紧急送他去医院,医生让他住院治疗,可他挂上点滴后又上了去省城的车。2002年4月,为备战旅游黄金周,毛丰美顶着胃痛坚持工作,最后胃疼得腰都直不起,村干部架着他到医院检查,胃水肿得连窥管都无法伸进去,可他不顾医生劝阻,简单处理一下又赶回工地。2012年12月,已经被确诊患有结肠癌开始便血的毛丰美,仍坚持带队外出考察项目,偷偷买了三条内裤全部穿在身上。尽管这样,血还是染红了汽车坐垫,司机实在心痛,背着毛丰美把实情告诉了村干部和他的家人,在家人和村干部的百般劝说下他才住院治疗。手术之后,医生安排了12个疗程的化疗方案,然而毛丰美放心不下村里的工作,从北京301医院转到省肿瘤医院,再转到凤城中心医院,只做了5个疗程就回到村里工作,失去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患结肠癌、肝癌期间,由于肝胆管堵塞,毛丰美全身瘙痒,挠得青一块紫一块,经常嘴里咬根牙刷,强忍瘙痒坚持工作。为了吸引游客,他还强忍病痛,坚持为100人以上参观考察团作报告。2014年9月16日,重病中的毛丰美身体十分虚弱,仍然挂念着山上果园,执意让家人用轮椅把他抬到山上,挨个山头察看。就在去世的前3天晚上,他还要去看看村里刚刚更换的太阳能路灯,家人只好将他搀扶在窗前,他盯着窗外,静静地站立着,深情地凝望这片他深爱的土地。83岁的陶国章老人在送别毛丰美时哭着说:“老毛书记呀,你就是为大梨树村、为我们老百姓累死的啊!”

一个共产党人的自觉坚守:他把清廉当做一种习惯

毛丰美同志始终坚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对工作任劳任怨、不计回报,对自己秉持公心、淡泊名利,对家人严格要求、近乎苛刻,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人格力量,得到了大梨树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爱戴。

“我管账,你们谁监督我?”毛丰美任职35年里,村集体从一穷二白到资产超4亿元,每年过往资金近亿元,他却从没管过一笔账,更没动过一次“歪心眼”。刘天吉、程桂芝、车世玉等副手先后主管财务,各项目负责人也有调用资金的权力,毛丰美却完全放手,当起“不把钱的一把手”。他说:“我不管钱,但我监督他们管。我是一把手,如果我自己管钱,谁能监督我?”为了加强资金监管,村里还外聘资深的审计人员,定期对账目进行审计,这些年村里没有出现违规使用资金行为。管过钱的村干部都说:“我们的账不怕任何人来查。因为毛书记查得比谁都严。”

“标准午饭就是一碗面条”。这是多年来毛丰美外出办事的习惯。早些年去沈阳,他总是在一个叫祁家堡子的小镇吃,因为那儿的面条便宜,一碗不到一块钱。20年前,毛丰美和村干部到省里办事常常是凌晨二、三点钟出发,为的是在机关上班前赶到,办完事当天就返回,能省下住宿费。如果是坐火车,上车前就买好方便面、矿泉水,他说车上的贵。后来村里发展了,村集体有钱了,他又是响当当的公众人物,人们看到的都是干事创业的大气魄、大手笔,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毛丰美依然非常节俭。“村里的钱都是大伙的血汗钱,绝不能乱花一分”,这句话让村党委副书记温红娟铭记终生。一次,毛丰美带她到北京办事,提前订了快捷酒店。到了后,发现条件不好,她想让毛书记住舒服点,建议换个地方。没想到毛丰美严厉批评她,“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以前我来北京住的都是地下室。”

“不能因我而破了多年的规矩”。这是毛丰美经常说的一句话。他给自己和班子定下了一个规矩——“不能占公家和老百姓便宜!”做了30多年村干部,当了20多年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从不打麻将、打扑克,不吸烟、不喝酒,不上娱乐场所、不接受吃请,平时在村里也没吃过村民一顿饭。建龙凤宾馆时,毛丰美的老同学塞给毛丰美一沓现金想承包工程,毛丰美当即回绝。他说,“这个活你干不了。”下岗工人韩凤华,在凤泽大市场重新就业,卖服装挣了钱,打心眼里感激毛丰美,给他送了一条价值60元钱的裤子。毛丰美收到后,托人买了120元的礼品回赠给她。他对家人要求近乎苛刻,亲戚们都知道,什么事也别想从毛丰美身上沾半点光。毛丰美四弟想当厨师,宾馆经理都同意了,毛丰美硬是把名额给了别人。毛丰美的二叔毛喜胜在工厂打更喝酒误事,他不顾老父亲出面说情,坚持把他辞退。外甥在工厂打架,毛丰美按规定予以开除。毛丰美带头破旧俗、树新风,坚决制止农村大操大办的歪风。两个女儿结婚,他没泄露半点风声,偷偷打“面的”把女儿送到婆家。儿子结婚,媳妇是独生女,婆家想好好办一办。他多次劝说,最后他们选择了旅行结婚。毛丰美的父亲、母亲去世时,他在家门张贴拒收挽金的讣告,他们六兄弟没有一家收礼。他说:“红白喜事都随礼,最后谁剩得最多?还不是我们村干部,还不是我这个当书记的!不能这样。”毛丰美弥留之际,向组织提出最后的请求是死后一切从简,不能大操大办,“绝不能因为我让村里破了规矩”。

毛丰美走了,景区入口的柏林中,有一堆毫不起眼的小土包,这是他的安息之地。他依然背靠大山,凝望着过往的村民。他走了,什么都没有带走,连个墓碑都没立。但他用自己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群众的大爱、对清廉的坚守,在人们心中铸就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他的生前事、身后名,正激励着大梨树人,也感染着千千万万熟知他的人们……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