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乡亲们爱戴的董福才在家里可并不是那么受待见,他对自己和亲人严格的甚至有点过头。
老伴感叹:“他18岁就当村干部,结婚前后都一样,在外面一忙就是一天,每天都是天黑回家,家里啥活也指望不上他,像这个家没有老爷们儿似的。种树最忙的那几年,家里马车也被他用去拉树苗,秋天自家收苞米时,只能是晚上用马车……村里修公路那会儿,他整宿不回家在路边看着石头水泥,还叫我给工地干活的(人)做饭,最多时候,一天能做七八顿。”
“他脾气急,看到有人到林苗地放羊、种树不出工不出力,有时就和人家吵吵,他可是真生气。我也劝他,别太较真儿,别一天老是让我们担惊受怕的……他现在的病可能就打这气上来的。”老伴含着泪回忆。
“什么事就别想在他那儿借上劲。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我盖房子时,他一手也没伸过。”董福才的儿子说。
不但妻儿没占过村里便宜,他的亲戚也从来没有从他那里沾过一点光。
董福才的亲兄弟说:“像分地这样的大事,他不给咱们多分点也就算了,一样的条件,比方说,别人家能分30垄,咱们沾亲带故的亲戚才分29垄。”
“有一次种树苗,他亲家母前脚刚种的,后脚就让他拔了,还说,‘不管谁种的,只要不合格都得拔了重种’。”在董福才的亲家眼中,他就是个“里外不分”的人。
当村主任、村支书20多年,董福才就是一路这么走过来的。因为处事公道,他做事、说话都硬气。即使为了公事与村里人争执,也从来没有人揭过他的短。
20多年过去了,“绿了北甸子,白了少年头”,一直坚守在植树固沙第一线的董福才病倒了,2014年11月,他被检查出肝癌晚期。但每每望着村子里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白杨树和樟子松,每每逢人说起这段岁月,每每听到村民议论起绿色带给他们的新希望,他总会露出欣慰的笑容。面对疾病,他总是说:“只要我死不了,还要带着大伙儿种树,北甸子就是我的家!”仅5个月后,董福才便因病去世。
自从病倒后,早就习惯了与村民打成一片的董福才,一直“憋”在家里。闷得不行了,他就让儿子带着他到街上转转,看看乡里乡亲。大家也都惦记着他,常常上门看望他。
病重期间的董福才还让儿子开车拉着他,在村头的树林旁转上几圈。望着车窗外的树,一丝笑意挂在了董福才的脸上。这些树就像他的孩子,一天天长大成材,给了他无限的安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