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95周年# 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五周年再忆延安

#建党95周年# 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五周年再忆延安

编者按:走过多少风,走过多少雨,您把我们带进了新世纪;您用多少爱,您用多少情,您带领我们走在和谐的春天里。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宣讲家网开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的各项事业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诚邀广大网友共同参与。之后我们将持续选登#建党95周年#文章、诗词、漫画等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敬请关注。

南湖一梦醒,蝶翼作鹏程。群雄中原竞,几度易水情。

塞北万山重,戈战倭患靖。乾坤释空濛,游舸九州平。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峥嵘的岁月缅怀不朽的先烈。

中国共产党九十五年的光辉岁月,延安在这段历史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延安时期对今人最为深刻的触动莫过于历史对于现实启示意义。托克维尔曾经说过:“当过去不再照亮未来,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与其说这是一种深刻的警醒,不如说是对历史回望的一种反思。任何时代的前进和社会的进步都是科学理论、丰富实践与精神动力的历史合力作用的结果。

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前瞻性地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在党的作风建设层面的新提法,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务必”本身衔接着历史和未来,是对预期挑战的一种勉励和回应。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至1948年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的13年时间,从历史性角度分析,这两种作风就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而从毛泽东同志在迎接胜利前夕将这种在艰苦时期形成的优良作风提升到至关重要的地位的角度分析,这充分体现了延安时期所造就的延安精神弥足珍贵的价值。正是当年艰苦革命生活所锻造的党领导了革命的胜利之后,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忆苦思甜”才有了当代意义。

回顾历史并不仅仅是为了纪念,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总是要回应现实。“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上某一事件、某一人物的纪念或者缅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现实诉求。正如理论的价值一样,“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精神亦是如此,一种精神的接续传递是其现实价值的动力根源。

对于个人来讲,延安作为革命圣地,作为党的奋斗历程的历史见证者,一处处革命旧址不仅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讲,更是自强不息精神的高度萃取和凝练,对于精神这个词汇及其所凝聚的内涵不应该是宣传话语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形成和价值观念的外化。立意高远之,当代的现代化建设和理论的创新也要在回顾毛泽东在延安窑洞里写下的那句名言,“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的深相结合。

对延安的崇敬与感怀,其真正价值不仅仅是对革命情怀的缅怀,更为重要的是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精神的一种观念内化和行为转换,将革命志士的精神意志转化成激励个人和集体进步的动力。在求学的道路上不是沉湎于形式上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要用我们当代人的行动“改造世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主义与问题之争不是意识形态的争斗,更为重要的是社会改革方法的争论。当下的中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形势的演进推动者改革的进程,作为这一潮流中的一分子,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而我们需要深思的是作为主体性存在的个体如何跟进趋势,将价值共识和共同诉求转化为个人的行动力。

即刻启程,战胜自我。心声成曲,雨滴化律,飘雪轻聚,月光盈羽。纵去的时光,总在缅怀,却不知今日亦在纵去。但这是不再纵去的开始,醒来时,不要忘记太迟,今天就是原点。把自己从山石里雕琢出来,是释放也是饰装,雕去风尘,精刻内心。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群,1群:209961124(此群已满),2群:531249826,大学生交流群: 522415122

责任编辑:李丹华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