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探索和创新传播核心价值观方式方法,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经验。如成都市锦江区,以带有浓郁川味的茶馆文化为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如南京市,耗费半年时间收集整理12个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并将其编撰成《璞石成玉的秘密——孩子们心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地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还有不少地方对推动核心价值观落地基层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等待观望思想;既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从哪里发力。那么,如何才能够让核心价值观扎根基层、深入民心呢?笔者认为,这里除了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和上下齐心协力之外,最至关重要的是要找准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更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正能量。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涵养着人们的情操、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推动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其中,许多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精髓,与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出一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因此,传播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就是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以传统文化为载体。要充分运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乡贤文化、家风家训文化、传统戏曲文化、茶馆文化等为载体,将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深深扎根基层;要以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为载体,大张旗鼓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核心价值观入脑又入心,从而使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相互作用、共生共存,氤氲出沁人心脾的文化清香。要以现代媒介为载体。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生根,既要借鉴和吸收传统的传播方式,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也即是说,要紧紧抓住当前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大好机遇,在传递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引入“互联网+核心价值观”思维,牢牢占领7亿网民这个大市场。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速度快、信息含量大、受众群体多等特点,多维度、多空间、多时段地传播核心价值观;要做好传统传播方式与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大融合,将一切与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全部搬上互联网,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进行广泛传播,让核心价值观真正根植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应该说,尽管各地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工作方法也各有不同,但只要找准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载体,核心价值观就一定能够在基层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土壤,落地生根,滋润民心。
核心价值观落地基层需找准载体
- 主动问需 倾心解难2025-07-25
- “小切口”讲出“大情怀”,基层故事传递奋进力量2025-07-23
- 内蒙古乌海:“流动办公桌”破解基层办事难题2025-07-23
- 旗帜网:看不够的变化 放不下的牵挂2025-06-13
- 第一视点丨听真话 谋实事2025-05-27
- 习语丨“要切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2025-05-25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基层2025-05-09
- 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农村基层2025-05-09
- 旗帜网:努力修好基层这门课2025-03-20
- 青春宣讲入基层 青年话语入人心2024-12-09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
精选专题
精选文章
- 生日快乐,青春中国
- 【廿四节气·寒露】秋意浓,露凝霜,养生正当时
- “电影+” 加出消费新动能
- 中秋承古韵 明月映团圆
- 国庆中秋喜相连 风清气正共欢庆
- 韩文科:面向“十五五”,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 杨英杰: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与世界意义
- 刘颖:“大安全”理念护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 【党员课堂】左鹏: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 “十一”假期|京津冀文旅服务“一盘棋”
精选视频
【中华文明】何以“大一统”?中华文明的历史回答
中华文明丨从“最初的中国”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谱写民族复兴新篇章
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顺应历史必然
以历史主动擎画新篇 开辟改革开放广阔前景
从五个艰难时刻 看14年抗战的艰苦卓绝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