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舆论环境,一些大学如中国人民大学等相继开设了媒介素养公共课程。然而,由于对现代商业化媒体缺乏深入了解,一些青年学生中仍有着各种认识误区,特别是在面对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时,往往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一些学生看到媒体上民主党、共和党候选人互相攻讦的报道,感觉很过瘾,认为这是民主政治的表现;一些学生看到美国媒体在国际政治事件中动辄以普世价值为名发声,误以为是在主持正义公理;网络舆论场引发的推特热、脸书热,更使得追赶时尚、科技的学生们以扎克伯格们为偶像,看不到其幕后的金融资本操控……
作为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媒体生态,美国新闻媒体远非看起来那么美,权力、财富、美国价值观交织成主导其运作的“暗规则”,认清这一基本事实,是提高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课题。笔者在访问了众多美国学者、民众和媒体后,在专著《新闻暗规则》中,详细剖析了美国媒体与政治的相互“绑架”关系,进而梳理出理解美国等西方媒体政治生态的三种模型:
“雇佣新闻”模型。美国政府自伊拉克战争以来形成了完备的“雇佣新闻”机制,这在其对外军事行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人们看到的现场直播,都是经过军方许可后,由获得批准的记者跟随指定的部队进入现场后拍摄的。由于政府掌控着重要新闻的发生和发布权,媒体不得不接受政府制定的游戏规则,“从看门狗变成了哈巴狗”。曾多次参与美国军事报道的《纽约时报》记者就说:“那些认为报纸在战争中被利用了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报纸希望被利用。报纸把自己看成了战争的一部分,它希望成为战争的服务者,就像其他人一样,按照政府的要求去做事。”事后调查显示,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主要六家电视新闻网新闻节目中,63%的信源是现任或者前任美国政府官员,他们向观众展示了支持战争的压倒性意见,战争开始的三周内,只有一位反战团体的领导者出现在屏幕上。“雇佣新闻”模型也存在于其他政府机构,有些部门甚至花钱请专栏作家撰写有利于政府的文章。
“媒介金钱”模型。人们在关注美国选举时,除了看到其光怪陆离的表演秀,也会对长期存在的政治-金钱关系模型有所了解,即使亿万富翁特朗普,也需要募集资金支撑选举,这已成为共识。美国民间组织“代表我们”统计,过去5年里有200家企业捐了58亿美元,而得到的回报高达4.4万亿美元,也就是捐1美元可挣760美元。媒体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美国选举财政政策的放宽,参选者可以通过“超级委员会”募集资金,制作并刊播广告,宣传对自己有利的消息,甚至攻击对手。仅2010年,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系统从这种政治广告中获得的收入就高达30亿美元,美国电视业从选举广告中获得的收入已经从仅占其总收入3%升到高达20%,从而使选举彻底成为“媒介-金钱”导演的全民游戏。绝大多数政治广告最终流向了财富五百强中的大型媒体集团,这使得它们经常与金融巨头、保险公司站在一起,而不是为底层民众代言。事实上,在对大选长篇累牍报道中,美国主流媒体却有意识地“遗漏”了抗议金钱政治的声音。比如,近期在美国国会前举行反对金钱政治抗议活动的400多位抗议者,在非暴力静坐中被捕。事件发生地的《华盛顿邮报》上,这一政治新闻被发在简讯栏,只有150字,旁边是10岁小孩骑车被撞、一男子逃税被判入狱两年两条社会新闻,《纽约时报》、CNN则干脆没有报道。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