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时代和实践需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立足时代和实践需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摘要: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鲜活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实中汲取营养。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有机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要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从鲜活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实中汲取营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明确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方向和基本路径。只有立足于时代和实践,才能创造出既体现自身历史文化与价值,又能够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

及时适应并回应时代要求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解释。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我们确立了“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因此,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推动“六大建设”、实践“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全面”、增强 “三个自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适应时代需求,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才能够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努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在当代中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还存在着许多的挑战。例如,有的总是在马克思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上面打转转;有的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有的是曲解,甚至歪曲、扭曲马克思主义;也有的则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到马克思身上,误导人们。这些都是不负责任的,也有悖于科学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需要全面地、系统地、深入地、有机地,而不是片面地、零碎地、表面地、割裂地去研究和了解马克思主义。阅读经典、理解经典、掌握经典,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需要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只有破除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实用主义的、庸俗化的理解,才能够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走僵化保守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从鲜活实践经验中汲取养分

繁荣和发展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最根本的是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从鲜活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实中汲取营养。立足于当代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从改革经验中吸取养分,汲取生动的表达方式,善于归纳、总结和提炼具有中国特色,又能够为人们广泛接受的概念和理论,可以丰富我们对于理论的思考。直面现实的问题、困难和挑战,则赋予我们新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不能只走经院之路,不能仅仅从概念到概念,不能在书斋里解决问题,要立足中国的实际、直面中国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将研究建立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基础之上,形成哲学社会科学独特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与此同时,坚持批判性借鉴的原则,积极吸收世界上有益的成果。纵观我国的历史,大凡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的时期,都是最为开放和包容的时期。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密切跟踪和关注国际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时刻关注不同类型国家经济社会现实。认清现实,承认差距,才能够有动力奋起直追,有动力推进建设。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清醒地看到我们自身的水平和地位,才能够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要求。从总结中国的问题和经验出发,才能够为解决世界的、全球性问题提供启发性的思路和办法。

责任编辑:黄艳校对: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