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党的历史,一部创新的历史(2)

一部党的历史,一部创新的历史(2)

摘要:中国革命最深厚的基础在民众,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党能否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决定着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中国革命是武装夺取政权,建立一支忠实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力量是革命成功的基本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俄国革命走的道路不同。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怎样建设由党领导的军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毛泽东提出支部建在连上,我们党形成一整套军队党的建设制度和方法,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证了我们的军队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始终保持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顽强战斗力。

中国革命最深厚的基础在民众,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党能否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决定着党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如何动员组织民众,如何深入扎实地做好群众工作,如何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如何把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贯彻到一切实际工作之中这样一系列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群众观点中国化,也为党的事业成功奠定了最为可靠的基础。

中国革命需要团结一切力量,结成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为此,中国共产党从中国革命每个阶段的实际任务要求出发,及时调整党处理和各社会阵营、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政策策略,在革命每个阶段,最大限度地团结各种可能团结的力量,领导实现民族独立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并形成了被称为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执政以后,这种理论和实践被进一步从根本制度上确立下来,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以后,保持革命时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精神传统,再一次把我们中华民族这个鲜明的民族禀赋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中,党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在成功中反思不足,从挫折中总结经验,终于找到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沿着这条道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经过6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特别是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着。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