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时代》选载:中国人民的眼睛里绝容不下沙子(2)

《习近平时代》选载:中国人民的眼睛里绝容不下沙子(2)

迫使日本尊重历史

针对安倍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习近平则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发动对日本的舆论战进行高调反击。

2014年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习近平率领全体政治局常委来到卢沟桥旁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1937年7月7日,日本借口士兵失踪,向卢沟桥旁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这一天被认为是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其实在这之前,日本已经占领了中国东北、华北等不少地方。

在当天的纪念会上,习近平发表了措辞强硬的讲话。他说,正确对待和深刻反省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建立和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要政治基础。近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及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这些都是铁的事实,是不容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

习近平强调,中国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努力,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对于日本政府否认侵略历史的做法,习近平强调,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习近平视野广阔、知识渊博,在海外访问中,他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揭穿日本否认历史的错误。

朴槿惠在2013年6月访华时向习近平提出,安重根是中韩共同敬仰的历史人物,希望中方能在哈尔滨竖立安重根纪念碑。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国东北的哈尔滨火车站,用改造的达姆弹击毙了日本第一任朝鲜统监伊藤博文。安重根当场被俄罗斯宪兵逮捕,后被移交日本关进旅顺监狱,第二年他被判处绞刑,死时年仅32岁。他的英雄举动,使他在朝鲜半岛被尊奉为“抗日民族英雄”。

习近平听后,立刻指示相关部门合作加以落实。让韩国人意外和惊喜的是,他们本来只是请求中国人立一个碑,但半年后的2014年1月19日,中国人在哈尔滨火车站开设了一个安重根纪念馆,面积有100多平方米,包括安重根事迹陈列室、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地点标示等。此举让日本政府大为恼怒,但让韩国人十分感动。

2014年3月28日,习近平在德国柏林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意有所指地说,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社会战火频频、兵燹不断,内部战乱和外敌入侵循环发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堪回首的苦难。仅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就造成了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的人间惨剧。这段悲惨的历史,给中国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习近平选择在德国发表抨击日本的演讲,显然是有着特别的考虑。德国因为彻底反省历史,得到了周边国家的认同。德国和法国还成为欧盟的中坚力量。反观东亚,因为日本政要不时否认侵略历史的言行,日本与中国和韩国的关系时常陷入困难。

另外,选择科尔伯基金会,也是因为该基金会负责人是德国前总统魏茨泽克,他父亲曾因参加德国纳粹在战后被判刑。而魏茨泽克在担任总统期间,对纳粹持明确反对态度。习近平在科尔伯基金会发表演讲,除了陈述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就是在对日舆论上施加压力。

美国因为盟友关系以及平衡中国影响力的缘故,对安倍的右翼言论采取了容忍乃至放纵的态度,这进一步鼓舞了以安倍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据媒体披露,2014年,安倍向一个纪念1000多名二战后被判有罪的日本军人的祭奠仪式发去了唁电,称战犯们为“国家的基石”,“向那些为了今日的和平及繁荣牺牲生命,赌上自己灵魂成为祖国的基石的牺牲者,献上最诚挚的追悼之意”。

日本的这种行为,也刺激中国和韩国拒绝与日本举行首脑会晤。习近平为此设下两条底线:第一,日本必须承认在钓鱼岛问题上与中国存在争议;第二,安倍承诺不再参拜靖国神社,否则他不会与安倍举行会谈。

2014年11月北京举办APEC峰会,这是习近平作为东道主主持的最盛大的国际会议。缺少日本首相的峰会,无疑将不会完整;而安倍不参加这次峰会,也将让日本在国际社会显得孤立。经过密集的谈判,2014年11月7日,中日达成四点原则共识。于是,2014年11月10日,习近平终于和安倍握了手。对于这一没有笑脸的会晤,安倍后来对日本富士电视台说,他感受了习近平肩负13亿人的责任感。

恩威并施、强硬与灵活的两手,使习近平牢牢掌控着中日关系的走向,并在国际舆论斗争中占据着道义上的优势。针对日本国内否认侵华历史,习近平通过唤起民族的共同记忆,迫使日本必须尊重过去的历史。

2014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发生77周年。为报复当时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同时震慑中国人的抗战决心,日本军队对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大屠杀。中国的统计数据显示,约30万中国人死于日本屠刀之下,大量妇女被日军强奸后杀戮。但对于这段历史,日本政府总是讳莫如深,或者以对死亡数据存有异议,从而不予承认发生过屠杀。

习近平的对策,就是更高调地纪念死难者。2014年12月13日被中国官方定为首个国家公祭日。当天,习近平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专程前往南京出席纪念日活动。纪念活动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他搀扶着幸存者代表、85岁的夏淑琴走上公祭台,共同为国家公祭鼎揭幕。

习近平一脸肃穆,在现场发表讲话说,南京大屠杀是世界三大惨案之一,铁证如山,不容篡改,“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

国际领导人也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日本否认历史的不满。2015年3月9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东京发表演讲说,战争是德国的沉痛记忆,德国永远不会忘记历史。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对德国和日本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一年。

在回答“日本应如何解决与中韩两国在历史问题上的对立”这一提问时,默克尔说,德国背负着纳粹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的历史,正是由于德国正视过去的历史,才在二战后被国际社会所接纳。“这是因为在德国正视过去的同时,联合国也一直在守护‘克服过去’的德国。”她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

至于日本怎么改善与邻国的关系,默克尔委婉表示,自己难以帮日本支招。但她说:“身为德国总理,我很难给你们建议,日本应如何与邻国处理关系。但在我看来,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寻找和平手段达成和解。”

一些国家也用行动表达了对日本的不满。2014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特别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首位参观该馆的在任外国元首。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