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读(2)

建设网络强国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解读(2)

应用提升是牵引: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

大数据的富矿亟待发掘,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建设如火如荼,网络文化蓬勃发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农村电商方兴未艾,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监测信息化工程加快发展……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对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纲要》对此提出要开发信息资源,释放数字红利,但也同时指出,当前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无序滥用的现象并存,要全面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利用、安全能力。

中国政府网披露的信息显示,目前我国信息数据资源80%以上掌握在各级政府部门手里,未能与社会共享,造成极大浪费。“要在2018年以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门户,推进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数据资源统一汇集和集中向社会开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秘书长李朴民说。

《纲要》还特别提出实施网络扶贫行动计划,构建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通过网络扶贫行动可以让更多的群众用上互联网,可以让更多的农副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大市场,也可以让山沟里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信息化发展局局长徐愈表示。

环境构建是保障: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为了保障有序健康的信息化发展环境,《纲要》明确了信息化法治建设、网络生态治理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的主要任务。

《纲要》提出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急用先行,加快制定网络安全法、电信法、电子商务法,研究制定密码法。

“如果缺少法律层面的协调作用,将影响数据化和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不管是保护个人信息,进行消费者维权,还是保护我国数据化资源、数据主权问题,都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宁家骏认为,此次纲要提出大力推进法律法规完善和建立,将有力推动信息化快速发展。

《纲要》在强调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同时,也提出加强用户权利保护,研究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提出要依法管理我国主权范围内的网络活动,坚定捍卫我国网络主权。

庄荣文介绍,我国已出台反恐怖主义法,正在制定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是世界各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需要各国共同携手、加强合作,共同维护网络空间安全,打击网络恐怖主义。”

(记者朱基钗、孙铁翔、高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