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开路先锋”,推动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当好“开路先锋”,推动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据《人民日报》7月28日报道,在不同的时间刻度上,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呈现出崭新图景——一小时,复兴号风驰电掣350公里,速度领跑全球、创新动力澎湃;一天,平均约1.8亿人次跨区域流动,出行热情高涨、市场活力迸发;一年,铁路投产新线3113公里、公路里程增加5.35万公里,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7)#XxjpsgC007174_20250630_PEPFN0A001

6月30日,一列动车组列车在山东青荣城际铁路烟台段行驶。新华社发(唐克 摄)

道路通、百业兴,交通素来被认为是“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构建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我国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6.2万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549万公里,高等级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76万公里,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63个……放眼神州大地,“大通道”加快贯通,“大网络”基本形成,“大枢纽”加快建设,我国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国家之一,勾勒出“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生动图景。当好“开路先锋”,交通强国建设不断加快,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连通地域、牵手城乡,打通了经济“大动脉”,畅通了供需“微循环”,推动我国现代化跑出“加速度”。

坚持交通为民,当好公平普惠的开路先锋。交通运输是重要的民生领域,也是最公平普惠的民生产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交通运输领域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期盼出行有更多选择、有更大便利、有更优品质。为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地因交通而掉队,“四好农村路”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4万公里;为了更好满足城乡百姓出行需求,全国超1/3的省份实现了市市通高铁,公益慢火车、旅游扶贫专列、农民工务工专列“温暖开行”;为了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渠道,贫困地区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人民交通为人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日复一日地延伸拓展,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不断增强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交通创新,当好自立自强的开路先锋。强国之强,必有交通之强;交通之强,必仰靠于科技之强。得益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我国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敢于攻坚克难,深中通道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平陆运河、小洋山北集装箱码头等重大工程科技成果竞相涌现;矢志自主创新,CR450动车组成功亮相,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运营,C919大型客机常态化商业运营;提速智慧转型,超过4000公里公路完成了智能化升级改造,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9950公里,自动驾驶、智能航运、智慧物流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装备制造能力大幅提升,我国交通事业锻造了更强实力,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等“中国名片”更加亮丽。

坚持交通天下,当好互联互通的开路先锋。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我国坚持交通天下,已经成为全球海运连接度最高、货物贸易额最大的经济体。海上航线通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钱凯港等一批港口投入运营,海运连接度世界领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1万列,通达欧亚37个国家300余个城市,成为助推区域经贸发展的“钢铁驼队”;“空中丝绸之路”通航境外83个国家213个城市……坚持开放联动,加强互联互通,全面推进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彰显着持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与信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一个规模巨大、内畅外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让全球供应链真正成为“共赢链”,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不断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大国动脉织密成网,万里通途气贯山河。从“日用而不觉”到“出行更美好”,我国交通运输事业日新月异,有力支撑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活力和坚定自信。阔步新征程,锚定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战略目标,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一体化融合、安全化提升、智慧化升级、绿色化转型,定能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宣讲家网 丁恒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王灿熙(实习)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