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化中优胜劣汰
主持人:在产业分化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其与企业分化之间的关系?企业又应该怎样更好地利用产业分化的规律和趋势来发展自身?
潘建成:产业分化实际上是企业分化的外部环境,如果企业处在相对困难的行业,那么企业困难的概率就大,如果处在朝阳行业,企业成功的概率就大。但行业只是外部环境,行业内的企业之间也是分化的。
因此,在行业分化背景下,企业首先要考虑是否要转向别的行业,如果决定坚守,对于企业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是有希望的。有夕阳的行业,但不存在夕阳的企业,对坚守困难行业的企业来说,出路就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除了行业考虑之外,企业还要考虑区位资源优势,转型升级要把区域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还要考虑如何加入产业集群,改变单打独斗的局面,形成共赢。
黄利斌: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行业就是由一个个企业组成。从现在运行情况来看,困难企业往往集中在困难行业,比如“僵尸企业”就集中在煤炭和钢铁行业。当然,好的行业也有差的企业,不好的行业也有好的企业,这是一个逻辑辩证的关系。
行业分化是经济规律使然,市场不景气、产业分化加剧的时候,往往也是推动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利时机,关键是怎样利用市场倒逼的机制,推动去产能,推动兼并重组。政府在这时也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通过制定行业规范条件提高一些行业的标准,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许召元:产业分化是企业分化的背景和催化剂。股市里有句话叫“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放在产业分化和企业分化上也很贴切。在产业快速增长时,好企业增长快,小企业也能生存,不容易体现出企业的差别。只有到了产业分化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企业竞争的实力。
我们希望促进好的企业分化,政府也应创造条件促进好的企业分化。所谓好的企业分化,是促进优胜劣汰、转型升级,差的企业分化则是劣币驱逐良币。因此,在产业分化的背景下要促进好的企业分化,政府的作用更为突出,要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否则就会出现守法的、高质量的企业竞争不过低质量企业的情况。当前我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欠账较多,导致一些行业企业良莠不齐,比如钢铁行业,要通过加快一些专项行动尽快改善市场环境。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