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新疆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2)

城镇化与新疆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2)

二、城镇化进程的民族间差异及其相关问题

城镇化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和必然选择,同时也是促进人口、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群体交往和融合的重要方式。在我国,“城镇化的推进,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加速了人口的流动,也使更多各族群众打破过去地域上的区隔,有了更多一起学习、劳动、生活的机会,这给促进我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给增强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目前,新疆有大小城市共96个,城镇化率为46%,但发展很不平衡,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率已达64%。新疆户籍城镇化率仅为38.1%,其中乌鲁木齐户籍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0%~90%,和田则只有12%,在新疆城市里生活的1500万人口中,只有800多万人有城市户籍。新疆城镇化水平虽然与全国相比偏低,但从纵向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并不慢。然而为什么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进程,却未能改变部分群体的边缘化状况,值得思考。

三、促进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城镇化思路转型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是必然的选择,天山北坡经济带建设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对新疆而言也意味着迎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然而,在未来促进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将着眼点放在城镇的扩张和楼宇的建设,应更多思考在新疆这样特殊的区域,如何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要考虑新疆整体面临的局限性,超越新疆的范围来思考新疆的城镇化和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

(一)新疆区域内城镇化与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

1.城镇化进程中产业选择

以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为导向的城镇化,在产业选择方面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与改革,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并依托新疆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面向我国西北地区,以及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尤其是对劳动力吸附量大,对劳动技能要求相对较低,效益周期相对较短的产业。要在推动南疆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南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同时,引导更多内地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日用产品制造等产业向南疆转移。通过产业选择的思路转变,促进新疆城镇发展转型,增强城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消化能力。

2.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服务供应

在人口快速向城镇汇集的过程中,要通过公共服务供应质、量、结构的优化,促进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引导不同民族群众在城镇这一新的环境中和谐相处,在共同就业、共同居住、共同生活过程中,真正实现交往交流交融,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同时,形成各民族基于城镇生活的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共同体意识。首先,要加快双语教育在新疆各地的普及程度,并将之与现代科技、文化知识教育有效衔接起来,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在进入劳动力队伍之前,就充分掌握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的语言、知识、技能。其次,从幼儿阶段就引导不同民族成员共同接受教育,相互欣赏彼此文化,培养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包容精神。再次,在提高对弱势力群体的公共服务倾斜式照顾精准度同时弱化民族身份因素在其中的作用,即在诸如扶贫开发、教育加分、社会保障倾斜照顾、降低弱势群体市场进入门槛等方面,不要按民族身份而应更多按技术、经济标准实施。

3.引导多民族在城镇中通过就业、居住、生活全方位互嵌

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不会因为不同民族共同居住在一个城镇或一个社区就自然形成了,这种互嵌只是表象层面的互嵌,真正的互嵌是各民族形成利益-生活-文化-价值共同体。这种互嵌式社会结构需要从就业、居住、日常交往和公共生活等诸多领域共同着力才能建立起来。首先,在新疆本地城镇化进程中,要基于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要求,面向新疆全区所有民众放开就业机会,并以就业、居住确定民众获取公共服务的资质。其次,公共机构如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要有与当地各民族人口比例相适应的,强制性的多民族互嵌式就业结构,同时引导私营机构也更多招募新疆本地少数民族劳动者,形成多民族互嵌式的就业结构。再次,居住社区规划和城市生活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多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建设的导向。特别要加大对相对贫困的少数民族市民住房保障的投入力度,并在保障性住房分配过程中强制执行嵌入式居住结构。服务市民生活的商业场所和基础设施,在尊重当地的风俗同时更要突出各民族共享共有理念。

4.合理引导民众宗教信仰,促进宗教与城市生活相适应

第一,尊重当地民众千百年来沿袭的宗教信仰及与之相关的各类习俗,对于与宗教信仰相关的具有偏好性的公共服务设施,政府应通过与宗教团体合作,适当提供以满足其需求,但同时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第二,对与宗教信仰相关联的商业服务机构,要适当给予用地、财税方面的优惠照顾,同时依法加强对其监管,严厉防范和打击部分市场主体通过炒作宗教信仰、民族情感等开展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第三,加大对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防范和打击力度。通过引入网格化管理,加强网络信息管理,强化社区管理等方式,不断压缩“三股势力”活动空间。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