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岳:“萨德”入韩破坏地区战略平衡(5)

陈岳:“萨德”入韩破坏地区战略平衡(5)

新闻链接

“萨德”系统简介

冷战后,美军方将“外大气层拦截弹系统”(ERIS)和“大气层内高空防御拦截弹”(HEDI)两个项目合并,制订了“大气层内外拦截弹”(E21)方案,即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启动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后,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并入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2004年,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更名为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 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即“萨德”系统。经过20多年研制,“萨德”系统目前基本成熟,并开始在美国本土和关岛等地实战部署。“萨德”系统集成了美军最新反导技术,具备优异的作战性能,可为美军未来作战提供一张防护严密的中高空保护伞。

美反导系统整体上分为导弹助推阶段、中段及末端防御三种方式。其中,助推段反导机载激光反导(ABL)项目下马,尚无新系统补充;中段反导主要依靠陆基中段拦截弹(GBI)及“海基标准-3”;末端反导主要由“萨德”系统、“爱国者-3”以及海基系统构成。整个反导系统由战斗管理与联络系统(C2BMC)作为指挥中枢串联。通常情况下,对于中近程弹道导弹(射程3500千米以下),一般使用“标准-3”“萨德”与“爱国者-3”等系统进行分段拦截,即先由“标准-3”实施中段拦截,再由“萨德”在末段高空实施拦截,最后由“爱国者-3”在20千米以下高度实施拦截。对于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射程3500千米以上),一般使用“陆基中段拦截”“标准-3”和“萨德”等系统进行分段拦截,即先由“陆基中段拦截”和“标准-3”系统进行中段拦截,再由“萨德”系统在40~100千米高度实施末段拦截。

“萨德”系统是陆军双层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高层防御系统,既可在大气层内40千米以上的高空,又可在大气层外100千米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