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影传递核心价值观

用光影传递核心价值观

摘要:年初以来,广西师范学院微电影团队先后在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和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取得可喜成绩。他们尝试用作品展示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作品《烛》更是在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中一举夺魁。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中有7部电影获奖,能在强手如林的高平台脱颖而出,要归功于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

如何向大学生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仅靠挂几条横幅,或反复广播24字箴言,他们能记住么?引导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探寻新的形式和套路。

年初以来,广西师范学院微电影团队先后在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和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取得可喜成绩。他们尝试用作品展示所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作品《烛》更是在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中一举夺魁。万峰林国际微电影节中有7部电影获奖,能在强手如林的高平台脱颖而出,要归功于他们敢于创新、勇于尝试。

A 有梦一同闯天下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将一群有光影梦的人聚在一起,有设备、人员,坚持下去就能出佳作。”校宣传部高超老师如是说。

高老师从本校毕业留校后,看到校内许多摄影“发烧友”缺少发挥才华的平台,便萌生了在学生中组建摄影团队的想法。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美术设计学院邹舟老师和学生们的积极响应。一同借设备、找选题,迅速投入拍摄。

“刚开始没有资金,我们就大家一起凑,以维持拍摄。”高超回忆道。在团队成型的最初阶段,面临着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不够,但在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最初的作品。学校了解到这一状况并看到其作品后,非常重视,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影棚,还在资金上予以支持。

而后,学校又决定将各个学院的优秀资源整合,组成一个专业微电影创新团队。

“以前拍摄微电影都由二级学院各自完成,现在不仅跨学院合作,而且有校外商业组织参与,有助于发挥各自优势。思想的碰撞、技术的交流,对于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很有帮助,且能提高作品质量。”高超对新的团队模式这般评价。

此后,他积极联系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将各家拍摄和后期人才集中到一起,再明确分配各自的任务。但团队组建后不久,人员时间安排的矛盾出现。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各有各的课程安排,出现了需要拍摄的时候部分人时间难以协调的情况,导致拍摄进度缓慢。后来,在相互协调后,带队老师决定调整人员的工作,不固定岗位,允许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样一来,很好地解决了人员时间安排的问题。

B 微影灵魂“观”铸就

街道口,嬉闹声中,一个母亲牵着一个小女孩的手过马路。小女孩在上台阶时,牵着妈妈的手滑了出来,摔倒了,母亲急忙从后面抱起孩子,慢慢抹去小女孩即将落出的眼泪。女孩慌张地伸出小手,试图触碰到妈妈,当触摸到母亲的脸庞后,女孩会心地笑了……一旁的张策宇看着这一幕,心灵震颤了:小盲女若没有母亲的相伴,后果可能不堪设想。他由此产生了灵感,创作了实验动画片《烛》。

《烛》用独特的视角和简单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母亲的伟大,影片没有使用绚丽的特效,也没有完美的人物设定,但创新了动画微电影的表现手法,从色彩另辟蹊径,全程都是黑白粉笔的风格,如同主人公盲女中的世界,强烈的反差撞击受众的内心。影片内容展现了价值观里的“和谐”,既赞扬了母爱的伟大,也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美好寄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是我对母爱的理解。”张策宇感慨。

团队在选题上,会根据本地特色进行选材,如获奖作品中的纪录片《隆安三月三》,则是表现了广西三月三歌圩的特色,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对隆安三月三进行完整地呈现。影片表达了一种文化传承的精神,它告诉受众:传承节日文化,也能展现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你来,我就给你炒一份老友粉。”相传,南宁的一个市民生病后,朋友前去探望,并给他做了一碗老友粉,病友吃后就好了。这故事在南宁广为流传,微电影《老友纪》则是以南宁市民的视角,直观地展现了南宁的特色美食,市民对老友粉的喜爱,体现南宁友好的城市形象,在一碗平凡的老友粉中道出了“友善”,生动地诠释了南宁“能帮就帮,敢做善成”的城市精神,选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烛》被评为上海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一等奖;纪录片《隆安三月三》、微电影《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儿子》《老友记》《放下》《一部南宁的影片》《童年开溜》均在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上获奖,使广西师院成为当届比赛的获奖大户,而这些作品的灵魂皆是——核心价值观。

C 再创佳作呈受众

撷取生活中的细节,把核心价值观的每个关键词做成生动画面。通过微电影展现发生在身边的故事,能让受众自然而然产生共鸣,这让同学们如梦初醒: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来可以这般温馨!

“感觉我们由于种种原因,疏忽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我们所处的时代,难以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环境去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年轻人都太忙碌!”看了《隆安三月三》后,学生陈玲玲感言。无独有偶,同样看过这部影片的学生陆辉道:“纪录片里,参加民俗活动的年轻人很少,镜头里基本都是老奶奶,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年轻人如果不懂得传承,这样的文化就可能会消失了,我们年轻人真该多关注一些传统文化。”

微电影团队敢于运用新的题材,不断创新团队模式以及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是关键。“整合学校优秀资源、跨学院合作并和校外公司合作拍摄制作,我们会将这种模式传承下去,并让学生不仅在校内也能在校外实践,鼓励他们积极创新,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呈送给更广大的受众。”谈到未来的设想,指导老师邹舟表示。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