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务实推进与舆论引导要相互配合,持之以恒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务实推进阶段,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以创新的理念和思维,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用更多务实合作成果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广空间迈进,使沿线各国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好处。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建设经得起检验的放心工程,打造共同受益的各种经济园区,为中国企业和中国人民树立良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中国企业要注重投资利益,更要注意好名声、好口碑,意义就在这里。
“一带一路”建设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但由于不难理解的原因,国际上某些势力对中国和平发展如芒刺在背,对“一带一路”倡议极尽歪曲。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求真务实,大胆前行;又要重视和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各种方式,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传播好“一带一路”声音,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要着力强调“一带一路”建设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突出“一带一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要通过文化年、旅游年、艺术节、丝绸之路影视桥工程、丝路书香工程、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等各种方式,巩固和扩大我国同沿线国家关系长远发展的社会和民意基础。要“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
六、“一带一路”既要有国家总体战略和部署,又要有地方的具体目标和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既要确立国家总体目标,也要发挥地方积极性。地方的规划和目标要符合国家总体目标,服从大局和全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倒逼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国内各地区应立足本地实际,结合各自优势,制定独具特色的目标和规划。譬如,西北与东北省区,重在深化和扩大与中西亚各国以及俄罗斯和蒙古的交往,打造向西向北两大经济走廊,形成更多的贸易通道、产能合作基地与人文交流中心。西南中南各省区重点构建中国面向东盟的国际通道,打造我国西南和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战略支点,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门户。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则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示范区、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对外合作新平台,争当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与主力军。内陆地区要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开放型经济高地。总之,地方的具体规划与国家的总体规划,要相互关联,紧密交织;地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要服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安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契合各国人民加快发展的普遍诉求。国际社会总体评价之好,合作期望之高,参与力度之大,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民族通过“一带一路”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步伐不可阻挡,通过“一带一路”为人类文明作出的新贡献将永载史册。
(作者: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中联部原副部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