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洪水,爱民为民显忠诚

战洪水,爱民为民显忠诚

——第12集团军某炮兵团转战多地抗洪抢险纪实

摘要:“我们在抗洪中付出的辛勤汗水,人民群众都牢牢记在心里。”团长关小猛介绍,半个月时间里,该团近千名官兵辗转两省3市8地抗洪抢险,圆满完成任务,赢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向人民子弟兵致敬!”“兵哥哥,我们会想你的!”回想起7月16日从灾区回撤时,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城万人空巷,再现当年“十送红军”感人场景的一幕幕,第12集团军某炮兵团官兵仍记忆犹新。

“我们在抗洪中付出的辛勤汗水,人民群众都牢牢记在心里。”团长关小猛介绍,半个月时间里,该团近千名官兵辗转两省3市8地抗洪抢险,圆满完成任务,赢得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该团二连1989年被原南京军区授予“群众工作模范连”荣誉称号,有着“学人民、爱人民、为人民”的优良传统。全团一茬茬官兵把这份殊荣当成“传家宝”,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顶,用实际行动唱响一曲曲感人至深的爱民壮歌。

“长江下游支流水阳江宣城段告急!命令你部迅速前往救援!”7月2日23时45分,该团接到命令后,立即启动预案,700余名官兵不顾夜暗雨骤,火速奔赴救灾一线。教导员江浩夫妇将孩子托付给邻居,两人共赴灾区;党员胡振兵当即退掉探亲休假火车票;回家奔丧的战士王虎连夜赶往抗洪地域……

7月3日6时许,车队到达宣城市宣州区,因道路被淹,车辆无法通行。一夜未眠的官兵徒步急行军11公里,赶到沈村镇双桥联圩。滔天洪水已经漫堤,他们立即投入加固堤坝的战斗。

这是一场与洪水争分夺秒的赛跑!战士郑盼龙连续扛了近百个沙袋后,体力渐渐不支,数次摔倒又重新爬起,双手和肩膀多处磨破也全然不顾;连长祁菲冲在前、干在先,身材魁梧的他一个肩膀扛一个沙袋……经过50多个小时连续战斗,官兵垒起一道长2千米、宽1米、高0.8米的子堤。看到官兵累瘫在地、倒头就睡,地方领导感慨地说:“为了群众安危,你们真是拼了命!”

“不惜一切代价保住大堤!”7月6日下午,宣城市郎溪县第一联合圩出现塌方险情,危及县城5.38万群众和5.11万亩良田的安全。教导员徐磊带队赶到现场后发现,堤坝迎水面在肆虐的洪水冲击下,出现了4米多长的塌方,随时有决堤危险。“党员骨干跟我上!”他带头跳入水中,突击队员紧随其后,用身体筑起一道“防洪墙”。指导员徐帅和副连长宋剑死死抱住木桩,排长高飞用身体牢牢顶住护坡上滑动的沙袋,班长何壮拼尽全力拉紧防浪彩条布……一个党员一根桩,10个党员一堵墙。经过官兵5个小时连续奋战,塌方险情得到控制。

封堵塌方,以身为桩;解救群众,奋不顾身。灾难面前,人民心中有一种希望叫做“人民子弟兵”;危急关头,官兵心中有一种信念叫做“为了人民”。

7月7日凌晨的一次抢险中,朱侯村村民吴定银在挥锤砸桩时,脚下一滑不慎落水,顷刻间被洪水淹没。

“快救人!”话音未落,“群众工作模范连”连长王猛纵身跳入湍急的水中。见此情形,正在水中作业的张怡、张军伟两名战士也奋力向吴老汉落水处游去。

洪水浑浊,水面不见人影。3人果断脱去救生衣,冒着被洪水冲走的危险,潜入水中。数次下潜后,王猛和张军伟成功抓住吴老汉,将他托出水面,协力游回岸边。吴老汉紧紧握住王猛的手动情地说:“没有你们舍身相救,我这条老命恐怕就没了!”

回撤前夕,该团组织开展“为灾区人民解忧愁”活动,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帮助灾区清扫道路打扫卫生。敬老院中,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拉着官兵的手直流泪:“当年的红军又回来了!”

统计显示,抗洪期间,该团官兵有5人推迟婚期,38人家中受灾仍坚守一线,共构筑子堤7公里、开挖排水沟8公里、封堵管涌渗漏40余处,用赤胆忠诚保得一方平安。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