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G20杭州峰会: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聚焦G20杭州峰会: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

G20杭州峰会既是中国2016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也必将成为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系中相关理念的时代魅力的重大场所。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根本之道

如何在21世纪捍卫世界和平、实现全球发展,既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也是G20峰会的重大关切。在这个全球性时刻,中国给出自己的方略:积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才能有效应对形形色色、威胁重重的全球性挑战,才能争取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光明前景。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安全、文明、生态和网络空间等具体领域的行动纲领。在地球村中,国家之相处,只有“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才能彼此相安,只有“结伴而不结盟、对话而不对抗”才能跳出权力竞争引发对抗、冲突甚至战争的历史老路。国家之安全,只有摒弃独善其身的旧有理念,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构建起“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才能使安全不再稀缺,国家不再受战争威胁所累。国家之发展,应该秉承开放精神,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将他人的发展视为自己的机遇,将自身的发展建立在他人发展的基础之上,将创新视作发展的源泉,国家的发展才能持续经久。国家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文明成果的滋养,只有敞开胸襟,借鉴和吸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因子,一国的文明才能昌盛长青,世界文明才能生机勃发。人类只有一个地球,面对千疮百孔的自然母亲,只有摒弃征服欲念,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才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为今之计,长远之机。全球化时代,除了地理空间,网络空间也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的前途命运理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要尊重国家的网络主权,保障各国网络信息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网络空间才能造福全人类。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未来的世界观,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在全球化的历史节点上的浴火重生,也与全世界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未来愿景息息相通,呈现了新时期全人类的共同诉求、共同价值和共同理想。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它最大程度展现全球化时期全人类最大的共同利益,也为人类如何实现和平与发展描绘了宏伟而现实的蓝图。

人们会格外关注G20杭州峰会如何思考人类的整体命运,它的方案与措施又会是什么。但毫无疑问,中国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理念会引起与会各方的思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仅是全球化时代全人类的一种价值取向,更预示着人类终于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全球治理的坚实保障

在全球化时代,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有与时俱进的全球治理体系。当前,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不断增强,世界财富格局首次向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倾斜,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由此所带来的国家间行为方式也在出现革命性变化,逐步向各国以国际制度和国际规则来协调各自关系和利益的方式演进。在全球化的世界里,世界各国利益、责任和命运紧密相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实现国际正义已成为大多数国家对全球治理的共识。但是,当今的全球治理制度安排并不公正,也失之于合理。既有的全球治理平台无法切实反映国际格局的新变化,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存在严重缺失,更谈不上保障它们在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制度性话语权。可以说,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利益和诉求,已成为全球治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

完善全球治理体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首要的是推动全球治理理念创新发展,尤其是不能再用陈旧的冷战思维来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问题。中国主张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治理全球性问题的方案要由世界各国来共同商定,照顾到各国的合理诉求和现实关切;全球治理架构由世界各国共同搭建,不是被某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所垄断而做出排他性的制度安排;全球治理的成果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由世界各国共同享有,而不是沦为个别大国的私有财产。唯有如此,方可群策群力、集才集智,有效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威胁。

此次G20杭州峰会聚焦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各国需要秉持这种“共商共建共享”治理理念,致力于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提高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确保世界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只有这样,作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临时性制度安排的G20,才能奠定演化为全球治理长效机制的坚实保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