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一带一路”战略的统筹之道(2)

习近平讲述“一带一路”战略的统筹之道(2)

二、内外统筹

内外统筹,指的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市场和资源双向开放,对内、对外同步推进,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进“一带一路”,要坚持内外统筹,既要充分挖掘13.7亿人口、9亿劳动力、7000多万个市场主体的国内市场,又要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94个城市,全球超过64%的人口,覆盖面超过全球GDP30%的国际市场;既要提高国内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又要主动走出国门参与全球资源配置,实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既要用好国内国际两类规则,实现规则有机衔接,又要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习近平指出:“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

加强“一带一路”建设与国内发展战略的对接和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要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接,同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结合,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东中西部联动发展的局面。“一带一路”旨在适应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变化,强调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4.0版本。长江经济带更着眼于中国东中西部合作关系;京津冀协同发展则为了解决三地发展的不平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经验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打造了示范性模板,“一带一路”的推进依托于国内区域的整合同时又将经济空间拓展到国际市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的对接,将过去重国土空间优化的发展模式,转为重经济结构优化模式,是城市群内部的协同发展,避免了各自为政、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同时,“一带一路”建设还与国内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沿边开发开放相结合,促进东中西联动发展。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级行政单位实现了与国家战略的实质对接,其中有26个省级行政区明确提出并发布了具体的“一带一路”建设方案。随着各省市“一带一路”建设方案陆续出台,目前已经形成了2个核心、18省份、7大高地、15个港口、两大国际枢纽机场的深度改革开放矩阵。各省市统筹考虑本地区经济、产业、人文等历史资源和基础资源,有针对性地提出本地区的战略定位,积极探索对外开放、对外合作的新渠道、新机制,不仅在政策层面上实现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接,而且也构建了对外合作的长效机制。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倡议是对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再平衡,也是对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的新平衡,是中国周边战略和欧亚战略的重要体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的“欧亚经济联盟”,哈萨克斯坦的“光明大道”新经济计划,蒙古国的“草原之路”计划,印度的“季风计划”,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韩国“欧亚倡议”,印尼“全球海洋支点”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各个国家本身具有的发展规划。只有这些沿线国家的战略进行互联互通、对接合作,才能把“一带一路”战略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又为世界发展创造机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9%,而人口占63%,前者不到后者的一半。这种经济总量与人口的严重不匹配,凸显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的巨大需求缺口和潜力。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源于中国而属于世界,能够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通过增加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将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带给世界更多更好的发展机遇,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 截至今年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投资累计已达511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12%;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建设的经贸合作区达52个,累计投资156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9亿美元的税收和近7万个就业岗位。习近平指出:“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我们同3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也态度积极,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

“一带一路”战略,是陆海统筹的生动体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开放,主要是通过利用海洋经济的平台,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中西部属于腹地,属于大后方,在开放方面、经济发展方面相对滞后。“一带一路”谋求的是陆海统筹,不仅利用海洋平台,还要利用陆上国际大通道,真正使大陆腹地和中西部的地区得到开放和发展。“一带”横贯东西、连接欧亚,主要从陆上向西开放,经由中亚、俄罗斯、蒙古、西亚至欧洲,将我国与中亚、中东欧、西亚和欧洲国家紧密联结起来,形成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区域合作带。2013年9月7日,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出:“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而“一路”濒临两洋、连接陆海,主要从海上由东向西开放,经由南海、印度洋进入地中海延伸至欧洲,串起东盟、南亚、西亚、东非、北非及欧洲等大区域经济板块,形成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亚欧非合作战略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也在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把中国的高新企业及优质产能外溢到西部,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让沿线国家共同受益。同时,还倒逼改革,把原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推向前沿。

共建“一带一路”、实现陆海统筹是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携手同行。要打造港口城市合作网络,推动海上互联互通;要共建共享经济走廊,推动陆上互联互通;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增强区域经济增长新动力;要密切重点节点城市合作,形成陆海统筹合作示范效应;要完善和创新合作机制与平台,强化陆海统筹机制保障。以逐步构建中国走向沿线国家的海陆立体大通道,努力实现陆海一体、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