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讲述“一带一路”战略的统筹之道(3)

习近平讲述“一带一路”战略的统筹之道(3)

三、政企统筹

政企统筹,是指由政府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坚持市场化运作,实现政企良好互动。政企统筹既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也有利于打消国际社会的各种疑虑,能够更好地与其他国家发展规划对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加强政府、商(协)会、企业多方联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对外投资体制和政策,激发企业对外投资潜力,保证国际合作项目出成果、见效益。习近平指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政府要做“一带一路”建设的倡导者、推动者,为企业开疆拓土、牵线搭桥。政府首先要促成沿线国家之间的链接,打开沿线国家的国内市场,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合作理念、发展规则等方面的协调统一,在政策环境层面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入研究国家相关规划,明确自身定位,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对接规划。要统筹谋划当地产业转型升级、内外贸发展、文化产品输出等实际情况,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加强协调,避免同质竞争,帮助企业有所作为。要鼓励国内企业到沿线国家投资经营,帮助企业“抱团”发展,不仅“走出去”,还要“扎下根”。

要发挥商(协)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搭建互信平台,助力企业“出海”。一些商(协)会的会员企业达上千家,建会时间长,在行业内有较强号召力,在对外交往中也有自己的渠道。国内的商(协)会与沿线国家商会合作,有利于建立企业间的互信,也能为会员企业提供更细化、更丰富的信息服务。实践证明,一些地方商(协)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商会之间加强合作,带着自己的会员企业“走出去”,能有效帮助企业进入目标国市场。

企业要做好“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承担者,为国家的战略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是对外经济合作的市场载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主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角。“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巨大机遇。走出去的企业、团体应严格遵照丝路精神,让“中国制造”“中国建造”“中国服务”等进入沿线各国寻常百姓家,向本土化的方向发展。

“一带一路”是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之路,是共享共建、互利共赢之路。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将促进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与投资,促进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与新型工业化,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