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万农民新居里安全度汛

9.3万农民新居里安全度汛

摘要:自2004年本市启动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来,已有3.8万户、9.3万农民陆续搬出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年夏天,本市山区雨水频繁,搬迁农户全部在新居里安全度汛。

对于密云巨各庄镇水树峪村的赵洪武来说,刚刚过去的六、七、八三个月,是他经历过的“最安生”的一个夏天。“过去逢下大雨,就得往山上高处跑,避险。现在,搬了新家,下多大雨都没事儿。”

作为水患多发村,水树峪村于去年9月底完成了整村搬迁。原先住在河沟的100多户村民,告别了下雨天紧急避险的日子。

不只是水树峪村。自2004年本市启动山区农民搬迁工程以来,已有3.8万户、9.3万农民陆续搬出地质灾害易发区。今年夏天,本市山区雨水频繁,搬迁农户全部在新居里安全度汛。

往事 一场雨冲毁19座桥

8月底,记者来到水树峪老村时,汛期已接近尾声。一条宽约1.5米的河沟穿村而过。沟底,一条清浅的小溪静静流淌着。

“现在雨季过了,水少了。你是没看见下大雨山洪发威的时候。”村支部书记赵明刚说。没启动河道整治前,这条沟又窄又浅,而且两边就是道路和房屋,只要山洪一来,准得往上漫。

让村里人印象最深刻的是2011年7月24日那场大雨,水树峪村局部降雨量达到240毫米,山洪夹杂着大小石块,咆哮着直往河沟里灌,全村3户人家被淹,河沟上架设的19座桥梁全被冲毁。

村民赵洪武家的老宅院因为距离河沟仅20米远,那次大雨连房带院被泡了好几天,“水一直漫到膝盖,炕、桌椅什么的全都给淹了。一家老小没地方住,在村委会安置点呆了好些天。”老赵回忆。

新村 选址由水务等部门勘定

“要彻底摆脱水患威胁,必须搬离险村,另建新居。”2013年,水树峪村集成北京市各项政策,启动整村搬迁。新村建设选址由水务、国土等部门实地勘测确定,远离河道和泥石流易发区。

沿着河沟往山下走约2公里,就是水树峪村的新村所在地。这是一片占地约60亩的开阔空地,地势北高南低,一栋栋红黄相间的二层小楼在斜坡上梯次分布。村子的最南头是河沟所在地,不过已经从上游的1.5米拓宽到了6米,河沟深度也从原来的1米加深到2.5米,局部达到4米。

“还是搬下来好。”坐在新居宽敞的客厅里,57岁的赵洪武脸上透着舒心、惬意。7月份以来,水树峪村连下了七八场大雨,“搁往年,不管多晚,下雨够50毫米,就得上山,到村委会安置点避险去。今年没动窝,大雨哗哗地都顺着斜坡往南边的河沟里排,屋里屋外一点儿没积水,吃饭睡觉、出门走道儿,都特踏实。”

眼看新村经受住了大雨考验,水树峪村最后几户未搬迁的农户也活动了心眼儿,“这两天都上村委会打听,问能不能接着搬,准备报审批手续。”赵明刚说。

5年内 再迁出3万农民

包括水树峪村在内,本市通过山区搬迁工程,已经让3.8万户、9.3万人搬离险村险地,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村240余个。但仍有不少村庄,因为资金、选址等现实问题,搬迁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和水树峪村隔两道山梁,巨各庄镇的查子沟村在今年8月12日的大暴雨中遭受重创。大雨当天,水、电、路、桥全断了。

据市农委统计,像查子沟村民一样面临山区地质灾害危险的,本市还有5.7万人。“十三五”期间,本市计划每年搬迁一批险村,让3万人迁出地质灾害易发区。其中今年将完成3811户7687人的搬迁任务。

山区搬迁工程重点向低收入村(户)倾斜。到“十三五”末,全市符合搬迁标准、有搬迁意愿的低收入村(户)将全部完成搬迁。届时,山区搬迁新村的数量将从目前的240余个增加到350个。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