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2)

高长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定位(2)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世界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次次战胜灾难、渡过难关,历经5000多年绵延不断,创造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迹。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产生和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一脉相承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

关于这一点,习总书记进行了深刻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持续不断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或许已经落得与另外那三个古文明同样的命运了。

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这一价值定位,主要是针对我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特别是世界文化格局而提出的。从总体上说,我国今天所面临的世界文化格局,至少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二是“西强我弱”的总体格局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们虽然已经初步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但“挨骂”的问题即话语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而在话语权的构建中,文化话语权不可或缺。

面对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东方文明古国,如何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增强文化自立和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和话语权,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关于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习总书记说得很清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那么,我们的文化自信从哪里来呢?对此,习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就在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上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可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绝佳素材,是中国和中国人在世界舞台上的亮丽名片,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软实力。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这实际上指明了确立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两条标准:一是要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相契合,二是要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相适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提出的。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源泉之中,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同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继承和升华,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彰显其当代价值,激发其时代活力,使之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