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以中华文化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进河北

摘要:在河北衡水第一中学举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48场活动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李道湘提出,转化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华文化精神的强烈认同;中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精神源泉。

中华文化精神如何转化为民族凝聚力?8日,在河北衡水第一中学举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48场活动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室主任李道湘提出,转化的关键在于,中华民族对自己民族的核心价值——中华文化精神的强烈认同;中华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形成的精神源泉。

当日,李道湘以《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凝聚力》为题进行讲座。讲座伊始,他便对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内涵以及何为民族凝聚力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二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紧密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中华文化精神的现代转型和创新,是今天全体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认同,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李道湘说。

随后,他从爱国主义、中华统一、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天人合一、和合精神六个方面,剖析了中华文化精神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所发挥的整合作用,并提出这六个方面构成了民族凝聚力的价值支撑。

他表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并建构起深厚的文化认同。“中国人的爱国情,表现为家国情怀,即对故乡、祖国河山、历史文化、人文传统的热爱和崇敬。这也是连接海外同胞的精神纽带。”他说。

论坛活动上,李道湘还与到场的衡中师生以及参与微博直播的网友展开互动。直播期间,论坛在新浪热门微博排行中位列第六,在微博社会活动榜中居第四名。

高二学生王轶倩注意到,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呈现出泛娱乐化倾向。互动环节中,她提问应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李道湘认为,传统文化需要分清哪些适合娱乐化,哪些不适合。他举例此前花木兰在某娱乐节目中被搞笑模仿,认为传统文化中巾帼英雄的正面美好形象被丑化、歪曲。长期下去,这种倾向可能会逐渐消解主流意识和主流文化,理应拒绝。

活动结束后,高二学生李昂说,论坛中讲到的“民族认同感”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真正的爱国主义还是要你在内心里对中华民族有种认同感,把中华民族和自己当成一体。”他说,“你把自己当做中华民族的未来,把自己的明天当做中华民族的明天,这时你就会有种更加深刻的力量和信念去完成你想完成的一些事情。”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举办。当天,来自当地的1300多名基层干部群众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47万网友收看了现场视频直播,29.8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