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在与市场融合中保持本色

主旋律电影:在与市场融合中保持本色

自1987年中国主旋律电影概念的明确提出至今已经近30年的时间了。一批批以展现革命历史以及体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电影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而相继问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由于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大调整、大变革,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多样多变的复杂局面,使中国主旋律电影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在1991年,建党70周年前后,出现了《开国大典》《大决战》《周恩来》《焦裕禄》等一系列主旋律影片为祖国献礼,此后相继出现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大转折》《大进军》《周恩来外交风云》《横空出世》《冲天飞豹》《生死抉择》等主旋律影片都获得了大量观众和市场的认可。

新世纪以来,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发生了一些变化,开始在影片的创作中更多地融入商业性元素。如2000年到2004年出现了《冲出亚马逊》《荔枝红了》《邓小平》《我的法兰西岁月》等主旋律作品在市场上赢得观众。特别是《邓小平》和《我的法兰西岁月》的上映时期适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作为纪念片,《邓小平》这部主旋律影片较为真实地还原了邓小平的一生,受到了观众的认可。2006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人在全国电影创作会上表态,重申了邓小平“一切反映真、善、美的都属于主旋律影片”的主张。从此主旋律电影开始向一个更高、更宽、更广的层面发展,陆续出现了《风声》《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钱学森》《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等一系类商业元素和政治思想结合较好的电影作品。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元素的融合,似乎是我国导演探索出来的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然而,其背后反映出的却是当今主旋律电影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经济、国外电影入侵以及自身发展受阻的种种挑战和谋求发展所必须对自身进行的改革。

虽然就主旋律电影的发展状况而言,不论其制作水平和表现方式相较于革命战争年代的左翼电影、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和文革时期电影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并且某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近几年的《智取威虎山》《百团大战》等作品在口碑和票房上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总体而言,我国主旋律电影无论在外部发展环境还是内部发展方式上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困扰和难题。

许多主旋律电影由于电影制作和发行力量的薄弱,甚至无法进入院线与观众见面。还有一些作品尽管能够进入院线播出,却由于无法与制作成熟、创作班底雄厚的商业片相抗衡,而仅是形式上在电影院线中“一日游”,其生存和成长空间被极度压缩。一直以来,主旋律电影都因其特殊身份享有一种相对独立的、由国家主导为其开辟的生存空间。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迅速成型、大众文化与消费社会的崛起,尤其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产业推行院线制,发行放映领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变革,主旋律电影的生存空间和社会影响力都面临新的压力。

如今,我国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面临着迅速发展的本土商业片的竞争;另一方面,还面临着一直能够较好迎合观众口味与市场发展的美国好莱坞大片以及不断迈入我国电影市场的其他进口分账影片的挑战。这些作品依靠其本身的吸引力以及背后强大的资本的支持,不仅能获取观众的关注度,并且能够迅速打开中国国内电影市场,依据前、中、后期有效推动政策,产生良性循环,使得作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而我国主旋律电影则面临如何消除创作中存在的“高大上”“假大空”等旧印象问题以及商业包装推动策略的缺失等“恶性循环”的劣势。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