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电影:在与市场融合中保持本色(3)

主旋律电影:在与市场融合中保持本色(3)

主旋律电影作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电影类型,尽管它的价值功能和特性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但它无法脱离影片本身的制作与包装。因而就主旋律电影本身而言,其创作方面的改进与提高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

其一,主旋律电影应当依托技术手段打造视听盛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商业电影构造视听奇观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3D技术、数字虚拟技术、电影视听语言的独特表现形式以及最新研发的VR技术,都应当有机地融入电影的创作之中,以其强有力的视觉表现力营造出令人震撼的场面效果,给观众带来多元、丰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2005年,为抗战胜利60周年献礼的《太行山上》就斥巨资打造了大量惨烈壮观的战争场面。模拟的烟雾缭绕场景与硝烟四起、烽火连天的场面成了影片吸引观众的一个独特的亮点和卖点。2010年前后问世的《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也都花大力气拍摄了多场炮火连天的战争戏,成为最具观赏性的影片段落之一。2014年12月上映的主旋律电影《智取威虎山(3D)》之所以能够突破8亿票房大关,正是由于依托最新的3D技术打造了全新的令人震撼的视听效果。其中一个片段,座山雕从远处射来的利箭仿佛要穿过荧幕,刺向端坐着的观众,极具真实感和视听冲击力。

其二,主旋律电影应注重叙事策略与叙事方式的求新求变。电影叙事相当于整部作品的布局与分布,在主旋律电影的创作中,突破常规的叙事模式和方法往往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使得整部作品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在2009年上映的《建国大业》就因其独特的叙事方式而使得整部作品耳目一新,影片并没有集中地描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件,而是以“散点式”的叙事方式展开,通过将数个不同的事件的串联来进行表述,整部作品气势恢宏、规模庞大、形散而神不散,同时借助176位明星加盟的强势团队,使得作品在众多电影上映的黄金档期能够以其强劲的势力抢占先机、博人眼球。

而2016年7月上映的主旋律影片《柴生芳》采用了时空交错的叙事方式,通过意识不断转换的手法打破时间、空间的界限,把时空自由地交叉起来,使讲述过程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由穿插流动,从而着重描写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和心理活动。这种创作手法不仅能有效地将深藏在人物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客观地展现出来,也使得人物的思想意识能够渗透于电影的各个画面中,起到内在关联形成作品结构的作用。

其三,主旋律电影在英雄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应当具有典型性,展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旋律电影应注重剧中人物的“典型化表达”,能够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情怀,让观众看到主人公作为领袖、英雄一面的同时,能够通过生活化的场景展现其日常生活中的质朴情感与人生境界。比如,2009年拍摄的电影《开国大典》,该影片注重以历史发展的过程为背景,展示人的活动的多样性,从多个层次和方面对人物生活的场景进行了刻画,特别是通过对领袖人物生活细节的表现,使整部作品更加真实生动。其中,毛泽东品尝羊肉泡馍、与儿女交流等场面,很好地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

主旋律电影《柴生芳》中的主人公塑造也是有灵魂,有温度,有血肉的。主人公甘肃省临洮县原县长柴生芳,他既有群众观念,又有群众情怀,他没有把自己的北京大学博士生的高学历高学位,以及作为县长的高地位当成一种政治或生活的资本,而是将自己完全融入普通百姓中,深入贫困户去慰问老人,和群众一起在大雨天搬石头、运泥沙,为村里修复加固被冲毁的堤岸,等等,塑造了作为共产党人的人民县长可亲、可爱、可信的艺术形象。

其四,主旋律电影应有更广阔和更高尚的思想内涵。主旋律电影实践近30年来,它一方面坚守了其最核心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范畴,同时也汲取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乃至西方某些有价值的范畴。在主旋律电影今后的发展道路上,应该有更宽阔的胸襟,吸纳一切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价值的思想,融入电影的表达之中,并且将这些思想通过作品中生动的艺术形象塑造来加以展现,使其影响力持续时间更长,范围能够覆盖到各个阶层的观众之中。

主旋律电影应该成为一种主流电影,这种主流不单单是价值观意义上的主流电影,而且也是市场层面的主流电影,它能够在思想层面更好地融汇真善美的思想精髓,能够在叙事层面以大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故事内容进行传达与构架,在形式层面能够完美地结合科学技术营造出绚烂绮丽、气势宏伟的视听奇观。如果主旋律电影能够如此,那么它便一定会走向一条前景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作者单位:北京戏曲艺术学院;四川大学)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