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专家: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何能迅速“落地生根”?

党史专家:红军到达陕北后为何能迅速“落地生根”?

初秋时节,陕北高原依旧满目苍翠。一座25米高的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碑,矗立在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胜利山上。山脚下,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或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或注视着浮雕凝神深思,追忆红军长征的往昔峥嵘。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历尽千难万险抵达吴起。当时吴起还是一个镇,交通偏僻、人烟稀少。但就是在这块贫穷闭塞的土地上,中央红军迅速“落地生根”,并开启了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

陕北,缘何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继而又成为中国革命的出发点?

延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钧说,到达陕北后,党中央一方面指挥打赢了直罗镇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苏区的“围剿”,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一个奠基礼;另一方面,及时纠正了当时苏区的错误肃反,使西北根据地转危为安。

此时,初步摆脱困境的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以富有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考量着中国革命的未来。

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成为时局的重大转折。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共产党人鲜明提出,党不仅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这在党的理论上是‘石破天惊’的新话。”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教授王涛说,瓦窑堡会议提出将苏维埃共和国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重大调整。自此,一切革命阶级都被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为此后党领导全民族抗战和中国革命,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这也是红军能够迅速在陕北‘落地生根’最重要的保障。”

根据地的面貌自此焕然一新。党的土地政策、知识分子政策、文化政策随之迅速调整,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瓦窑堡革命旧址纪念馆原馆长王志厚讲述的一段往事,生动诠释了当时发生在陕北的变化。

“瓦窑堡有个文化人叫侯锡康,出身富人家庭,原本是教师,因为担心出身问题,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干部就上门向他解释党的政策,告诉他无论出身如何、过去表现如何,都既往不咎,只要认同党的主张,就可以继续当教师。这个人后来一直在当地教书育人,成为颇有影响力的文化人。”王志厚说。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抓住“一二九”运动后全国抗日热情高涨的时机,迅速恢复了党在华北地区的组织和干部队伍。此外,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推动整个干部队伍的觉醒。“这些工作,为党领导全民族抗战,提供了必要的组织基础和干部准备。”王涛说。

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发展到30万人,到到达陕北后不足3万人,找到了正确政治方向的中国共产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人在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思想上和组织上走向成熟,由于掌握了真理,才能迅速在陕北扎下根来。也正因为如此,陕北才成为长征落脚点、革命出发点。”王涛说。

(记者陈晨、梁爱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