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红军追忆长征岁月:“吞活人”的沼泽地走了3遍

百岁老红军追忆长征岁月:“吞活人”的沼泽地走了3遍

摘要:翻过了雪山,还有“吞活人”的草地,高思明更是三过草地。红四方面军在过草地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备好了青稞面等军粮,学会了辨识野菜,甚至连烧酒、辣椒等御寒方法也想到了。但长征之路漫漫,准备的物资根本不够长时间、长路途的消耗,很快便枯竭了。

“长征精神永存!”这是当年长征三过草地、今年百岁高龄的老红军高思明,9月8日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前夕写下的六个字。尽管年事已高,但高思明精神矍铄,思维清晰,仍然健谈。忆起长征时的艰苦岁月,老人双目湿润。

投身革命8位亲人相继离世

整整一百年前,高思明出生在四川巴中,乳名叫“喜娃子”。这是一个革命家庭,父亲高伦元是巴中县玉井乡苏维埃主席。在巴中的川陕纪念碑上,高伦元的名字一直被铭刻。1933年,喜娃子刚满17岁,就和8位亲人一道,走出巴中的深山小村,加入红军。连队文书给他取了“高思明”的学名。高思明积极进取,在红军部队里很快当上了班长。 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高思明当时在红9军25师75团,随着长征的大部队开始了漫漫征程。“五千四百三,半截入到天,午时过不去,送你到西天”,当年流传的一首民谣,高思明至今仍记得清楚。红四方面军先后翻越了五座高海拔的雪山,恶劣的天气下,很多战士因为天寒地冻和高原反应失去了生命。高思明说,当年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亲人,8人陆续牺牲,仅剩下他活了下来。

三过草地全班仅剩他一个人

翻过了雪山,还有“吞活人”的草地,高思明更是三过草地。红四方面军在过草地前,也做了一些准备,备好了青稞面等军粮,学会了辨识野菜,甚至连烧酒、辣椒等御寒方法也想到了。但长征之路漫漫,准备的物资根本不够长时间、长路途的消耗,很快便枯竭了。“我们小时候学过红军过草地的课文,可是父亲亲历的更残酷艰辛。”高思明的长女高杰告诉安徽商报记者。父亲告诉5个兄弟姐妹,草根算是“美味”,到后来,什么吃的都没有了,吃皮带的时候,那才叫难以下咽,不咽下去就得等着饿死。“就这样过草地,父亲来回过了三次。”高杰说。 除了没有吃的,更残酷的是“吞活人”的沼泽地,谁要是一不小心掉进泥潭里,就再也爬不上来。此外,还要经历敌人追击。至今,高思明身上还留着三处伤疤,一处炸弹炸在屁股上,两处枪伤在腿上。“饿死、病死、战死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到最后,我所在的班里,只剩下我这个班长了。”

扎根安徽百岁之年乡音未改

1936年长征胜利后,高思明通过随军学习考试,在延安机要部门工作,后来在空军部队任职。 1959年,高思明转业到安徽工作,至今没离开过这片土地。他的儿女子孙,如今都生活在合肥。离休前,他先后担任广州空军政治部副主任和中共合肥市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法治委员会副主任。 虽然离开家乡很多年,但高思明乡音未改,一口浓重的四川口音,一直情牵家乡。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高思明情牵家乡,不顾年事已高,来到省人大机关,向党组织交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