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有多难?明朝考生也要狂刷题海(3)

古代“高考”有多难?明朝考生也要狂刷题海(3)

摘要:乡试、会试、殿(廷)试是一种全国性的高级公务员选拔考试。唐诗《及第谣》写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哪个读书人不想异日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呢?

命题若是犯了讳 搞得不好掉脑袋

中国的汉语内涵丰富,如果有人利用考官出的题目做文章,牵强附会,后果不堪设想。有时,命题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搞不好会掉脑袋。

唐僖宗时,主考官出了个题目是“至仁伐至不仁”。当时正值黄巢起义,攻入长安,僖宗避地西蜀,考生们作诗说:“主司何事厌吾皇,却把黄巢比武王。”武王伐纣,是至仁伐不仁,黄巢如何能与武王相比呢?因此,这事被士人笑话。

永乐7年(1409),御史弹劾翰林侍讲邹缉、左春坊左司直郎徐善述,主考时出题偏题,邹缉等被下狱。

嘉靖帝喜欢道家,对祥瑞异相喜闻乐见。嘉靖12年(1533),河南巡抚吴山献白鹿,为大臣谄媚之始。此后,白兔、白龟、白鹊相继不绝。袁元炜任嘉靖41年(1562)会试主考官时,干脆以“灵台”命题,考生只好满篇胡吹那些鹤鹿珍禽异兽了。

嘉靖帝的忌讳很多,因此乡试、会试命题都是谀词。如果考官出题不慎犯了他的讳,只有死路一条了。

命题的风险,到了清朝更是加大。雍正年间礼部侍郎查嗣庭案,召来横祸的是他在雍正4年(1726)在江西乡试出的考题:“维民所止。”这本是出自《大学》中引用诗经句“邦畿千里,维民所止”,却被诬告为是斩了雍正的首。查嗣庭最后被罢官,死后又开棺戮尸。

乾隆20年(1755),甘肃巡抚胡中藻因文字狱被处以斩刑。乾隆帝痛斥胡中藻诋讪怨望,非人类中所应有。乾隆在谕旨中称,胡中藻在出的试题内,出《孝经》句“乾三爻不象龙”作为考题,《易经》乾卦六爻都是取象于龙,哪有三爻不在六龙之内呢?龙与隆同音,其诋毁之意可见。

这真是考场有风险,出题需谨慎呀!

时任权臣被捧骂 经常出现在考题

当然,谄媚权臣的题目也层出不穷。

万历首辅张居正执台阁期间,万历 7 年(1579),山东、贵州第二题为:“敬大臣则不眩。”万历10年(1582),湖广出题:“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这是张居正的桑梓之地,最有媚功。

万历7年,礼部侍郎高启愚主南京试,出题:“舜亦以命禹。”当时,张居正权势正盛,谄媚拍马的官员称他功比伊周,最后吹成功比大禹。这真是没底线了。

江南应试的秀才平时都没有模拟过此类题型,被这考题难住了,皆搁笔不书,大骂考官,说用受禅之事谄媚首辅。这本是一道考题,但往政事上比附,那就闹大了,一时海内扬名。

张居正去世后,在言官们与阁臣的斗争中,有御史丁此吕上疏揭发乡试出题“舜亦以命禹”,是劝进张居正当皇帝,高启愚因此被罢官。

此后,谄风稍衰,讽讪者渐出。

万历16年(1588)河南乡试,出《孟子》好善章后二节内容:“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出题者意在讥切当时的内阁首辅申时行,申时行听后非常不高兴。

万历22 年应天乡试,主考官李廷机以“管仲器小”命题,福建以“鄙夫事君”命题,都被认为是讥指当时的首辅赵志皋,也有说是讽指兵部尚书石星的。借孔老圣人的语录骂人,这种命题让考生觉得是“你懂的”,太欢乐了。

崇祯4年(1631),主考官郑之元出论题:“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大家认为是指斥内阁大臣温体仁的。

这些题目还好些,起码是完整的一句,知道出自何章。有的考官将经书语句截断牵搭作为题目,让考生找不到北,这就是截搭题。

清朝咸丰年间的河南学使,翰林出身,心高气傲,出题特别谬妄。单句必然有妖,截搭题如羊父母干龟动乎、鳖生焉之类,让考生们茫茫然无法下笔。

一次,他去两个县对秀才们进行年考,每县分别出了一道题,一个是兽蹄鸟迹之道,一个是鸡鸣狗吠相闻,戏谑秀才们字不成文,水平不高。

河南的主政官们实在受不了,指使言官们上疏弹劾,说他割裂经传,玷辱斯文。最后,此人被革职。

科举应试专业户 连续几代出猛人

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很大,考生们不仅要熟读四书五经和名儒疏解,还要通晓史册。这些科目读下来,耗费大量时光,头发都会读白,古人称为皓首穷经。

有个《儒佛两不收》的笑话,说是杭州秀才杨兆南,死后一年托梦于妻子说:“人死必有所归。我生前是个儒士,司魂者把我送到文昌所,帝君出题试我,我不能作,帝君不收;司魂者再把我送到佛菩萨处,佛出经问我,我不能解,佛又不收。可怜我彷徨阴间,没有歇足之地。”这从另一面反映出杨秀才才疏学浅,没吃透儒释经典,患了惧怕考题综合症。

为应付科考,走捷径,猜题很重要。宋朝有个读书人王应麟,博学多才,一次看到杭州官府给皇宫进贡野蚕茧及丝绵纱绢,就跟同学们说:“今年会试万一以此命题,我们作文中间将如何铺叙?”

同学们都被问呆了,相顾无语。于是,王应麟先拟一联:“缫丝纤纩,无惭禹贡之征;冰素方空,不数齐官之献。”丝绵纱绢,四物皆备,同学们无不叹服。

清朝学者王应奎《柳南续笔》记载说,顺治15年(1658)的殿试在瀛台由顺治帝亲试,题目是《瀛台赋》。常熟的陈宿源,是前明老秀才陈式的儿子,陈式曾经作过一篇《燕都赋》,自认为是得意之作,叫陈宿源从小熟背。这次阴差阳错碰上了,陈宿源把老爸的《燕都赋》略将修改,顷刻而就。顺治帝一看,连声叫好,钦定为第二名。

因为猜题,要狂刷考题,就出现了很多应考的时文选,把科举考试中认为做得好的八股文范文集中起来,供考生们阅读和模仿。这相当于现在的教辅材料,不过当今做教辅的,可不像古代儒林那么落拓了。

那些科举成功的士大夫家庭,子弟们一出生,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和严格的培训教育,在科举考试中会出现累世中第的家族性现象。可以说,这些家族就是应试专业户。

明清时期江苏太仓的王世贞家族和王锡爵家族,就是典型代表。在科举出仕方面连绵不绝、代代延续外,在文学和艺术方面,也是代有人才,俊彦辈出。

明朝文坛盟主王世贞的家族,按祖源称为琅琊王氏。4代中,共有10人进士及第。另一家有“祖孙宰相”、“两世鼎甲”之称的王锡爵家族,按祖源称为太原王氏。5代内,进士及第有11人。

万历16年(1588),王锡爵的儿子王衡参加北直隶乡试第一,成了解元。当时朝官联名弹劾主考官黄洪宪是在拍王锡爵的马屁。万历帝亲自复试所劾举人,王衡还是第一。

王锡爵是个很有自尊的人,不允许儿子去参加会试。王锡爵回乡多年 后的万历 29 年(1601),王衡参加会试,考中榜眼。王衡授官后不久就辞官归乡,每天教儿子王时敏习文为乐。他每天出一考题,然后自己作一范文,这是模拟科举考试要从娃娃抓起。

古人讲究孝道,晚辈早晚都要去长辈那里看望,陪老人讲几句话。王时敏每晚去向祖父王锡爵问安时,王锡爵都会问:今天什么题?你爸爸写的文章说了些啥?

王时敏就把王衡写的作文呈上,王锡爵一看就说不好,拿纸笔来,看你爷爷怎么写的,不构一思,顷刻而成。

后人把王锡爵写的这些作文汇集成册,取名《课孙草》,就是教孙子应试所草就的文章。看了王锡爵这样的人家,就知道为什么他们一门多科举猛人的原因了。

当然,明清两朝还有很多这样的士大夫家族,如四川新都的杨廷和家族,广东南海的伦文叙家族,安徽桐城的张英一门十二进士、六代翰林,江苏昆山顾炎武的外甥徐元文家族等。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