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易纲: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前不久,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成功举行。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合作指明了新方向,在推进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进程中留下了深刻的中国印记。习近平主席指出,面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演变,全球经济治理需要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全球经济治理应该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杭州峰会举办的大背景是中国经济金融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金融治理舞台上不可或缺的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中国推动杭州峰会就宏观政策协调、国际金融架构、普惠金融、金融部门改革、绿色金融等领域达成了多项重要成果,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一、为“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贡献中国智慧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在2009年匹兹堡峰会上将“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确立为共同增长愿景。此后,历届G20峰会均围绕这一愿景展开讨论,G20各项工作也均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开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能否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是衡量G20机制是否成功的主要标准,能否为“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作出实质性贡献是评价一届G20峰会是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下行风险持续存在的背景下,中国团结G20各国共同应对全球风险与挑战,就如何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达成一致,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中国智慧”。

“多管齐下”共促全球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显著增加,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主要平台之一,必须有所作为。为此,中国密集做主要国家工作,协调G20各方求同存异、凝聚共识,最终各成员国承诺“各自以及共同使用所有政策工具,包括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政策”,以“增强信心,维护和增进复苏”。这一共识是G20近几年来首次在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于增强信心和稳定市场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还推动G20首次对各成员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作了全面评估,并承诺将“继续研究G20在必要时可采取的适合各国国情的政策措施,以支持增长和应对潜在风险”。中国将包容性增长列为杭州峰会的一项重要议题,首次推动G20围绕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首次强调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首次大力构建发展中国家深度参与G20峰会的有效机制与参与方式。G20成员国承诺,“将确保经济增长的益处惠及所有人并最大程度释放发展中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增长潜力”。在此基础上,G20杭州峰会发布《杭州行动计划》和各成员国2016年增长战略,将各方共识进一步转变为具体、全面的行动方案,为全球经济注入了崭新的增长动力。

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相似,当今的全球经济也面临供给和需求两侧问题,且主要矛盾在供给侧。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大力倡导G20加强结构性改革顶层设计,经过多轮磋商,最终形成《二十国集团深化结构性改革议程》的文件,主要包含9大结构性改革优先领域、48项指导原则和一套指标体系。G20成员在制定未来改革计划时,将可参考该优先领域和指导原则,而国际组织也将通过定期更新结构性指标变动情况,助力G20识别政策缺口和监测改革进展。

主动遏制竞争性贬值,密切开展汇率沟通。今年年初,全球外汇市场出现波动,一些媒体猜测G20会不会出台汇率协调措施,炒作“新广场协议”。尽管这一猜测不切实际,但也反映了当时确实存在一些国家汇率竞争性贬值的苗头。为此,在中国和主要国家的推动下,G20各方重申“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向外界释放了强烈的信号,既是对G20成员自身的行为约束,也对非G20成员起到表率作用,有利于消除对爆发“货币战争”的担忧。同时,中国还推动G20首次承诺“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这是以前没有使用过的表述。其实,G20本身就是一个全球经济金融政策协调平台,一直也都在对汇率问题进行讨论沟通。但此次明确指出外汇市场,体现了G20对汇率波动的高度重视,并突出了G20成员间相互通气的重要性。在杭州峰会上,这些表述得到各国领导人的认可和重申,标志着G20在汇率问题的沟通和协调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