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朋友在说起做西餐和做中餐的方法区别上指出,西餐放油放盐都说多少多少克,中餐做菜,厨师一回身,拿起大勺,就着感觉那么一量,可以起锅了。之所以对朋友这句话记忆深刻是从我来看,就是一个中餐大厨——不求精确的人。
鲁迅在谈日本和中国的区别时叹:中国人实在太不认真,什么都不以为然,大有马虎从之之病。“即使排斥了日本的全部,它那认真精神的这味药,还是不得不买的”。
鲁老说的不认真是什么意思呢,至少在生活里,它表现为心里没数。对这款病我很有同感,光说购买家中需拆换的零部件就没少受不认真的罪,买回来不是尺寸不对,就是恍然一声:啊?!还有这区别啊。我到宜家换过几次灯泡才知道怎么从瑞典人的产品说明标示上区分出黄色灯光和白色灯光的灯泡。至于该量好马桶盖哪些部位尺寸才能去百安居买马桶盖也是屁颠颠跑好几趟才搞明白。
生活的“数”就是那些可以被应用下去的具体数字或标准,它决定了我们每一天的生活秩序。是生活里的度量衡。不然,你辛苦地把家翻新上一遍,终于坐在焕然一新的沙发上那一刻并没给你多少抚慰,因为过程中你早被各种没掌握好的数字气死好几回了。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