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庆超:文化视野中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2)

徐庆超:文化视野中的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2)

形象也是利益。国家形象“力”的增强,同时需要公共外交“术”的发达和心灵政治“道”的助力,一个是向外用力、发达了工具,另一个是向里用力、强健了心智。在中国有可能成长为全球大国的历史机遇面前,我们务必要坚持“道术并进”的原则,树立全面的国家形象观、推进有效的公共外交,并在实际工作中讲究策略。

在“道”的层次上,重点做出如下规划和部署。第一,“文化中国”国家形象的品牌设计。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蕴含宝贵价值的人类精神财富。“文化中国”应成为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品牌设计的主要思路,发挥优势、自成一格。第二,“美丽中国”国家形象的内在培育。“美丽中国”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且是涵盖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在内的总目标,体现为:清明政治、良性经济、包容文化、法治社会、优美环境,并亟需在有形表象、精神内涵和国家行为上下工夫。第三,“责任中国”国家形象的外在展示。这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和积极参与国际治理体系的必要要求,所要承担的责任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内,保证国内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另一个是对外,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比如国际援助、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等。

在“术”的层次上,应实现多元立体国际传播渠道的互联互通、协同推进。第一,增强中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改变西方对华刻板印象、竞争国际话语主导权。其中的关键在于,确立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及其“信息源”地位。第二,充分利用具有主场优势的全球性媒介事件,增加中国对外传播中的文化表达、强化自觉国际公关的力度。对于像奥运会、G20峰会、世界妇女大会等全球性媒介事件,加强科学谋划、积极舆论引导,做好主场外交、展现中国魅力,累积起来,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优势。第三,加强“自媒体”时代的舆情引导、管理和服务。在国际旅游的语境下,国内外普通民众直接的交相互动常态化,以个人为载体展示中国国家形象的现实可能性大增。在微博、微信等个人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的当下,应鼓励“人媒介”发挥正效应、传递正能量,承担起国家形象代言人的使命。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