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33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2)

太空33天:航天员的太空生活(2)

特殊乘客蚕宝宝

神舟十一号上还有个特殊的乘客——名叫秋丰白玉的蚕宝宝。

蚕宝宝是躺在特制的太空屋里飞入太空的,它将与航天员一起完成一项太空实验——“太空养蚕”,这是香港中学生的创意。

在地面时,蚕宝宝会顺着一个八字形由外至内吐丝成茧,吐丝的角度、长度都经过极为精密的计算,这是其千百万年来形成的本能。但在太空失重,不分上下左右时,还能如此吐丝吗?

为保证香港中学生的实验设想能够完成,首先要保证蚕宝宝的安全。为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9厂专门研制了蚕宝宝的“太空屋”。

“太空屋”形似胶囊,有手掌般大小。“胶囊”两端的半球体用航天用合金打造,中间部分采用一种特殊的透明有机玻璃,方便蚕宝宝跟航天员随时“交流”。

工作人员专门请教高校生物学专家,以保证蚕宝宝太空之旅的“吃穿住行”。

吃——529厂的工程师将“太空屋”两侧的铝合金端盖打造成“食堂”,里面填满味道可以媲美桑叶的饲料。“食堂”被设计成螺丝结构,航天员可以方便地拧下“旧瓶盖”,换上装满饲料的“新瓶盖”。

穿——火箭发射阶段,巨大的加速度会给航天员身上施加巨大的压力,因此航天员需要穿上特制的航天服保护自己。那软绵绵的蚕宝宝呢?设计人员为它准备了多套保护方案,并进行了多次地面试验。火箭发射时,将会把蚕包裹在一种特殊的填充物里,再装入“太空屋”,这样就相当于给它穿上了宇航服,再大的冲击和震动都会被这些填充物吸收,而且填充物中间还给蚕预留了一条通道,饿的时候它还能爬到两侧的“食堂”。

住和行——“太空屋”不仅是蚕宝宝的住宅,还是它的运动场。“太空屋”上方预留足够的透气孔,以保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太空屋”下方预留清洁孔,航天员可方便地清理蚕沙,保证蚕宝宝居住环境干净整洁。为了避免蚕在微重力环境下飘浮起来,“太空屋”内壁还进行了粗磨砂处理,并粘上一种特殊的无纺织布吸收液体保持清洁,蚕宝宝在里面想怎么爬就怎么爬。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